五,非手术治疗
1, 0期 石膏或支具固定。
2, 1期(急性)全接触石膏固定(Total Contact Cast, TCC),保持非负重,根据肢体肿胀程度的变化更换石膏。此期一般需6~8周。
使用TCC的目的:
(1)保护肢体免受损伤
(2)固定皮肤边缘,以利于组织生长。
(3)减轻肿胀。
(4)减少溃疡部位的压力。
TCC 适应症:
(1)前中足跖侧无感染的浅表溃疡(Wagner 1,2级)。
(2)Eichenholtz 1,2期。
(3)足踝部手术后的固定。
TCC的禁忌症:
绝对禁忌症;
(1)深部感染,分泌物较多,骨髓炎,足部坏疽。
(2)皮肤条件不良。
(3)严重的血管病变,肢体处于坏疽前期。踝/肱动脉指数<0.45,多普勒趾压测定<30mmHg, TcPO2<30mmHg。
(4)患者全身情况极差,不能随时来院随诊。
相对禁忌症:
(1)肢体肿胀反复变化者,如透析患者。
(2)盲人、共济失调者、过度肥胖者有可能行走不稳,易于摔倒。
3, 2期(早期骨愈合)TCC固定,可部分负重,每3~4周更换一次石膏,一般需要固定4~6月。
4, 3期(骨愈合,病变不再进一步发展)支具和矫形鞋。
5, 合并溃疡 浅表溃疡TCC固定。深部溃疡可合并感染,检查神经和血管状态,手术清创或截肢。
六,手术治疗
1, 手术适应症
(1)足部骨畸形影响骨愈合或使溃疡反复发生。
(2)足踝关节不稳定使患者不能穿带支具或矫形鞋。
(3)足踝部固定基性使患者不能穿带支具或矫形鞋。
(4)感染。
(5)某些急性骨折。
2, 手术禁忌症
(1)急性炎症期。
(2)血糖未能较好控制。
(3)有严重的外周血管疾病。
(4)有软组织或骨的感染。
(5)骨质条件差,不能做较坚强内固定。
3, 手术时间
(1)手术一般在稳定期(3期)完成。
(2)如果神经性骨折炎症不严重而且骨质较好,可以手术复位和固定。
4, 手术目的
(1)恢复足踝部的稳定性和形态,以便于穿鞋和穿带支具。
(2)防止截肢。
5, 手术方法
(1)截骨―――切除畸形部位突出的骨质。
(2)截骨,复位,内固定,骨融合。
6, 手术结果:
(1)患者满意率较高。
(2)融合率70%~100%。
(3)手术目的在大多数患者已达到。
7, 手术并发症:
(1)感染,伤口不愈合。
(2)骨不愈合或畸形愈合。
(3)胫骨应力骨折
(4)溃疡复发。
(5)截肢。
8, 外科重建手术是否值得?
(1)技术难度大。
(2)治疗时间长。
(3)费用。
(4)并发症。
(5)对侧足情况,是否已截肢。
(6)和截肢比较是否更有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