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健康百科 > 急救常识 >

雪灾面前 为何我们又不如人

发布: 2012-08-09 20:50:35  | 来源:现代健康网  |编辑:李欣  |查看:
本文相关:
收藏

    其一,建立完善的雪灾预报系统。2005年12月,一场暴风雪光临美国东北部。早在12月3日,美国气象部门就发出“灾难性天气”警告。在纽约市,各大报纸和电视广播提醒市民“今晚大雪将下15厘米,一定要注意保暖,特别是帮助老人和学生等体质较弱者做好防寒准备”。当年11月,德国也普降大雪,虽然受灾范围很广,但损失却不大。究其因,应先归功于德国完善的雪灾预报系统———德国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成立了由气象、电力、交通等部门组成的雪灾防治中心,对强降雪灾害及其他紧急情况进行预测和监测。

    其二,在一些发达国家,在小学就开设专门的课程教育孩子如何应对大雪、暴雨等各种自然灾害。这样一来,民众在应对恶劣天气的过程中就不再单纯处于等待救援的被动状态,而知道如何进行自救和相互救助,减轻政府的负担。以2005年美国东北部暴雪为例,尽管雪灾造成15万户停电,但由于人们早就做好准备,家中储藏了防寒物资,因此并未对人们生活造成很大影响。

    与之比较,我国的应急机制往往暴露出迟缓化、被动化、淡薄化的缺点。尤其,应急机制往往局限在政府层面上,公民既不能及时了解情况,也缺乏积极的应对之策。同时,我们在抗灾设施的配备上,也往往缺乏未雨绸缪的意识,比如有的地方缺少扫雪设备和物资。

    其三,建立必要的惩戒体系。为防“雪后大堵车”,德国法律规定,如果大雪后车主敢把车辆停靠在主要街道两旁阻碍交通的,就将面临数百欧元罚款,同时还得自掏腰包支付拖车费用。在美国一些城市,市政府要求房主必须在雪停后的第二天中午前把雪清扫干净,否则初犯者将被罚100美元,如果一个冬季被罚三次,还将面临90天的监禁。在我们这里,有些人却发灾难财,比如,在某地,出租车司机漫天要价,基本不再打表,平日“三元起步”,现在是按人头拼车,市内每人10元起。有的地方,蜡烛价格上涨十倍,菜价报复性增长……

    知耻而后勇,既然如此,我们就应该多向先进国家学习,学习他们先进的经验。古人早就说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面对一次又一次血的教训,我们不能总以“三十年难遇、五十年难遇天气”来自我开脱,要建立必需的制度保障,要真正怀有危机意识,最终能未雨绸缪,把灾害减少到最低程度。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转载自网络,发布文章 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另:文章 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