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健康百科 > 骨科 > 椎间盘突出 >

椎管及其内容物有哪些

发布: 2012-12-23 15:31:58  | 来源:未知  |编辑:liag  |查看:
本文相关:椎骨椎管椎孔
收藏
一、椎管的组成
椎管由各椎骨的椎孔连接而成。上端起自枕骨大孔,下端终于骶管裂孔,平均长70cm。椎管是一骨纤维管道,其前壁为后纵韧带及椎体和椎间盘的后面。后壁为椎弓板及黄韧带,两侧壁为椎弓根和椎间孔。椎管在不同的高度,内腔形态也不同。在腰部和下颈部,横断面近似三角形。而在上颈部和中胸部,近似圆形,骶部宽而扁。侯树勋研究发现腰3、腰4椎管以圆形、三角形居多;腰5、骶,、椎管及侧隐窝形态变化较大。腰部椎管横径在2. 19~2. 25 cm之间,第1一3腰椎椎管正中矢状径为1. 49一1. 68cm,第3一5腰椎处矢状径为1.49一1. 68cm,其内腔容积在颈椎下部和腰椎两段较宽,而颈中部和胸部较窄。椎管内容纳脊髓及其血管、淋巴管。
 二、推管和内容物:椎管内有脊髓、脊髓被膜、脊神经根、脂肪组织和静脉丛等结构。
(一)脊髓
脊髓是位于椎管内的圆柱状结构,前后稍扁。上端在枕骨大孔处与脑相连,下端在第1腰椎下缘终止,再向下以终丝连于尾骨。长约40cm至45cm。脊髓从外观上看有两个膨大,即位于第5、6颈椎附近的颈膨大和胸iz腰i附近的腰膨大,它们的存在与四肢的发展密切相关,人类的上肢因长期从事劳动而高度发展,所以颈膨大比腰膨大更显著。
脊髓尾端呈圆锥形,称脊髓圆锥。其始于腰膨大下端,包括骶3-5和尾髓神经节段,其下为非神经纤维样细丝,即终丝,止于尾骨背侧面。由脊髓圆锥发出的垂直向下的脊髓神经束称马尾神经。出生时脊髓圆锥终端位于第3腰椎水平,随年龄增长上移,成人后高于腰z下缘。
脊髓的表面有6条纵沟。包括前部正中较深的前正中裂,后面较浅的后正中沟,侧面有对称的前外侧沟和后外侧沟,沟内分别有脊神经的前、后根与脊髓相连。
(二)脊髓周围被膜
1.脊髓的被膜由外向内依次为硬脊膜、脊髓蛛网膜和软脊膜,与脑的三层被膜相延续。
 硬脊膜为银白色厚而坚韧的致密结缔组织,上端附于枕骨大孔边缘,下端在第2骶椎水平变细,包裹终丝而最终附于尾骨,两侧在椎间孔处与脊神经外膜相延续。脊髓蛛网膜为一有光泽的包被在脊髓软膜和硬膜之间的半透明薄膜,缺乏神经和血管。此膜跨越脊髓表面的沟和裂,向上移行于脑蛛网膜。其外面紧邻硬脊膜,内面与软脊膜之间的间隙甚宽阔隙,其内充满脑脊液。隙内有许多蛛网膜小梁从蛛网膜连至软脊膜,状若蛛网,蛛网膜即由此而得名,小梁有支持作用。蛛网膜内、外面以及小梁表面皆覆有间皮,间皮表面的巨噬细胞对异物及病原体有吞噬功能。
软脊膜紧贴在脊髓表面并深人脊髓的沟和裂,菲薄,富含神经和血管。此膜自脊髓下端下延构成终丝。齿状韧带在脊髓两侧由致密的结缔组织条束组成,将脊髓、软脊膜、蛛网膜和硬脊膜连在一起。齿状韧带位于上下两神经根之间,几乎沿脊髓全长分布,于脊髓两侧向外突出,形成19一21对齿状突起,使脊髓固定在蛛网膜下隙内,防止脊髓过度旋转。齿状韧带还可作为椎管内手术时的标志。
蛛网膜小梁、齿状韧带、终丝和脊神经根一起,把脊髓悬吊固定在蛛网膜下隙的脑脊液内,加以硬膜外隙中的软组织具有弹性垫的作用,脊髓从而得到良好的支持和保护。软脊膜上的血管分支进人脊髓,对脊髓具有营养作用。
2.脊髓被膜形成的腔隙脊髓被膜之间形成如下腔隙:
硬膜外隙:是硬脊膜与椎管内面之间的腔隙。腔内充满脂肪组织和椎内静脉丛,呈负压状态。由于脊神经根也经过硬膜外隙,故可将麻醉剂注人该腔进行硬膜外麻醉。硬膜外隙总容积约100m1,胸部较为狭窄,腰部稍微宽广。
蛛网膜下隙:在脊髓蛛网膜与软脊膜之间,并与颅内脑室系统和脑蛛网膜下隙相通,内充满脑脊液,在第2腰椎至第2骶椎水平的蛛网膜下隙扩大,称为终池。其内仅有终丝和马尾神经,腰椎穿刺可在此进行。临床上多在第3、4腰椎或第4、5腰椎棘突间刺人终池以抽取脑脊液或注人药物而不伤及脊髓。
侧隐窝:是硬膜外隙的侧前间隙,是椎管向两侧的延伸。其内界是硬膜囊侧壁,外界是椎弓根内侧骨皮质、椎间孔内口,前界是椎间盘、椎体后外骨皮质,后界是上下关节突前面、黄韧带外侧部及相应的椎板上缘。侧隐窝是神经根的通道,脊神经根自硬脊膜发出行走于侧隐窝内并经侧隐窝进人椎间孔。侧隐窝外口为神经根通道的最狭窄处,呈前后略扁的漏斗状。
前硬膜囊外间隙:是一个位于椎管内椎体后硬膜囊前的新月形结构,其前壁为椎体后骨膜,后壁中间部为后纵韧带,后壁两侧为侧膜。侧膜为后纵韧带两侧的游离缘向两侧伸展的极薄的柔软的半透明薄膜,达到椎管内两侧壁。
前硬膜外间隙是一个独立结构,与硬膜外腔不相通。其中间由中线隔连接后纵韧带和椎体后骨膜,中线隔为坚韧的胶原纤维,中线隔与后纵韧带构成T型结构,把前硬膜囊外间隙分为左右两个隔室,隔室内有脂肪组织,静脉丛和少量软组织。当游离型腰椎间盘脱出,髓核碎片游走时,此间隙的解剖结构决定碎片游走路径。由于中线隔为坚韧的胶原纤维,有足够的弹性限制腰椎间盘髓核脱出占据中线隔位置。
(三)脊神经根
脊神经根构成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的解剖上的连结。脊神经根由与脊髓相连的前根和后根在椎间孔合并而成。前根属运动性,后根属感觉性。前后根在椎间孔处合成一条脊神经。在此处后根的膨大部分,称脊神经节。脊神经共31对。其在椎间孔处,前方贴邻椎间盘和椎体,后方靠近黄韧带和关节突。
由于脊髓的长度与脊柱的长度不等,故脊髓各节段与相应椎体的高度不相对应。31对脊神经中包括颈神经8对,胸神经12对,腰神经、骶神经各5对,尾神经1对。第1颈神经干在寰椎与枕骨之间出椎管,第2 }7颈神经干在同序数颈椎上方的椎间孔出椎管,第8颈神经干在第7颈椎下方的椎间孔穿出,12对胸神经干和5对腰神经干都在同序数椎骨下方的椎间孔穿出,第1-4骶神经通过同序数骶前、后孔穿出,第5骶神经和尾神经由骶管裂孔穿出。当这些结构发生病变时,常可累及脊神经,出现感觉和运动障碍。了解脊髓节段与椎体的对应关系,对脊柱和脊髓疾患的定位诊断有重要意义。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转载自网络,发布文章 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另:文章 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