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多发生于青壮年,临床上以腰痛伴或不伴有下肢放射痛为主要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病程长、容易复发,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精神压力,绝大多数患者通过保守治疗而治愈,因此护理工作在保守治疗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与治疗的效果密切相关。根据病情分别给予饮食护理及心理护理,帮助、鼓励患者摆脱沉重的精神压力,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维持有效地牵引,以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护理措施
1.1 心理护理 牵引前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对其疾病有正确的认识, 正确运用恰当的开导性语言及时解答患者提出的各种疑问,细心讲解牵引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解除患者因对牵引治疗不了解而产生的恐惧感,增强患者的战胜疾病信心和安全感,消除其紧张与顾虑 。
牵引的护理
1.2.1 牵引的适应症 牵引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较为有效,但一定要选择好其适应症,因为并不是每个患者都适合于牵引治疗,只有下列情况才可牵引治疗:① 初次发作并且病程较短的患者,一般病程不超过6个月。②病程虽长(超过6个月),但病状及体征较轻者。③由于其他疾病而不宜施行手术者。
1.2.2 不宜牵引者 ①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双下肢疼痛、麻木,伴有大小便功能障碍者。② 腰椎间盘突出症伴全身明显衰弱的患者,如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疾病,心肺功能较差的患者。③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孕妇及妇女在月经期者。
1.2.3 牵引的护理 牵引前不宜进食过饱,患者取俯卧位,四肢放松, 捆绑的皮带松紧度要适宜,太松起不到作用,太紧患者感到有压迫感,牵引过程应注意观察患者面色、脉搏、呼吸变化。询问患者有无心慌、气紧、恶心、呕吐、疼痛是否加剧或下肢麻木等症状。如发现有上述一项症状应立即停止牵引或减轻重量,嘱患者深呼吸。治疗后平卧30min待症状解除后方可进入病房。患者做第一次牵引时,牵引力不要调至过大,牵引力初次控制在30~35kg(以患者体重的1/2为宜)。持续时间30min分 钟,每次牵引中应了解患者症状有无明显改善,在增加重量时避免过快,以免拉伤腰背部肌肉,牵引力的大小、牵引时间应 根据患者体质的强弱视病情而定。
1.3 体位护理 急性期患者要求绝对卧床休息,平卧硬板床。进食及大小便时,不得坐起和站立。严禁坐位和下床活动,因为卧床可以减轻体重、肌力和外来负荷对椎间盘的压力,Machemson曾对腰椎间盘的压力进行测量[2],卧床休息时腰椎间盘压力可降低70%,认为卧床休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特别是早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措施之一。 床面的高低以患者坐起时脚即可着地的高度为宜。牵引后平卧上下肢可活动,3小时后在腰围保护下轴位翻身。起床时扎紧腰围,先在床上适应5~10分钟,避免体位性低血压。
1.4 手法按摩 每日1次,每次20分钟,在牵引治疗后进行,冬季治疗时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手法治疗后用腰围固定腰部。对有严重高血压、心脏病、体质虚弱者按摩力量不可过大。
1.5 生活护理 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受凉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诱因,防止受凉可给予腰部热敷和频谱仪照射。饮食宜清淡,忌食生冷油腻食物,多饮水,宜多食含纤维丰富的蔬菜和水果,防止便秘。鼓励患者练习在床上使用便器。便秘时,嘱不可用力排便,防止症状加重。
1.6 功能锻炼 向患者解释功能锻炼的意义及注意事项,急性期患者应严格卧床休息2~3周待症状明显减轻后,可开始指导患者作腰背肌锻炼和直腿抬高以及屈髋屈膝跨腿运动,活动范围和数量应循序渐进逐渐增加。经过卧床和牵引后的患者,开始下床活动时每次时间不宜过长,运动量要少,运动范围不宜太大,指导并辅助患者进行被动运动,使之树立信心,再逐渐转为主动锻炼, 以患者不感到疲劳为度。
做好出院指导,预防复发
》佩带腰围 佩带腰围不要随时取下,腰围可以支撑a腰并稳定患者的情绪,减轻其精神压力,睡眠休息时再取下,待症状逐渐消失,体征转阴以后,应去掉腰围再逐渐恢复腰的正常活动,佩带腰围以4~6周为宜,最长不应超过3个月。
》避免长时间内固定于某种姿势,以免腰背肌出现疲劳。指导患者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养成合理的站姿、坐姿、劳动姿势、洗盥姿势及睡眠姿势,并穿鞋跟3cm高的鞋,保持脊柱的正常生理弯曲,减轻腰背肌和韧带的疲劳,使椎间盘内压力最大限度减轻。
》注意保暖、防寒、防潮,尤其注意腰背部及下肢的保暖。
》若有腰部不适感或不慎再次扭伤腰部时,应及时医治,切不可忽视或忍痛以至延误病情。
》康复后,定期到医院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