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临床有人注意到突出的髓核组织经皮穿刺髓核切除、手术椎间盘切除等治疗而发生的突出椎间盘组织缩小,称为突出椎间盘的再吸收。许多学者对突出椎间盘再吸收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症状缓解间的关系做了大量研究,尽管还有不同意见,但大多数学者仍认为突出髓核的再吸收与病人腰痛和根性神经痛的缓解呈正相关。突出椎间盘髓核组织再吸收的机制目前尚不清楚,有如下几种说法:因后纵韧带紧张所致的突出椎间盘髓核组织回纳、突出椎间盘髓核组织脱水及退变、突出椎间盘髓核组织被巨噬细胞等吸收及突出椎间盘髓核组织引起的免疫反应等等。进一步研究掌握突出椎间盘髓核组织再吸收的发生、发展规律,将在临床上为更多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进行非手术治疗增加重要依据。非手术疗法是本病的基本疗法。治疗目的是使椎间盘突出的髓核部分或全部回纳,消除对神经根的压迫,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速其炎性水肿的消退,从而减轻或解除对神经根的刺激,缓解或消除疼痛症状。非手术疗法对骨科医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能只满足于对病人进行治疗,而是要更详细询问病史,仔细检查身体,熟悉有关特殊检查项目,如脊柱X线征象、CT和MRI、肌电图、椎管造影、腰椎间盘造影等。对疾病过程有较全面地了解或掌握,便于采取恰当的治疗方法,并指导病人进行正确的康复锻炼。对所选择的治疗方法,在治疗过程中根据病情及时调整,避免因方法不当加重病情、浪费时间、增加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另外,要详细了解病人的心理状况,尤其是对长期患病或有恐惧心理的病人,要让病人放下思想包袱和主动配合治疗才能受到良好的效果。
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明确诊断后,要求医生对不同的病情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拟行手术治疗的病人必须严格遵循手术适应证。国内外统计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率为10~20%,手术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切除椎间盘对神经根或马尾神经进行减压。临床有学者对行椎间盘切除术的患者进行大量随访,结果发现约有30%的腰椎间盘手术后主诉腰痛,术后坐骨神经痛的残留与突出的程度成反比例。当腰椎间盘游离于椎管内或脱出时,手术效果最好,99.5%的症状完全勤部分缓解;腰椎间盘不完全突出于椎管内的患者约有82%症状获得完全缓解;腰椎间盘膨出或突出但纤维环未破者行腰椎间盘切除只有63%的可获得完全缓解;而切除正常的腰椎间盘或轻度的腰椎间盘膨出只有38%可获得完全的缓解(这等同于报告的安慰剂的效果)。同样地,术后持续腰痛的发生率与腰椎间盘突出的程度成反比,腰椎间盘脱出的发生率为25%,轻度突出或阴性探查者上升到55%。大量的回顾和前瞻性研究资料证实,疗效与病人的选择、治疗方法、评价方法和随访的方法有关。国外文献报道的手术优良率为46%~97%,并发症从0到10%,再手术率4%~20%。国内报道优良率80%~91%。病人的选择特别重要,有人建议在术前进行心理测试评分,因为良好的评分结果与优良的疗效相关。还有学者更详细的研究了现病史的长短、病人的年龄、既往是否有腰痛、以前住院的次数、是否为工伤等都与疗效有关。肌肉力弱和腱反射丧失在椎板切除和间盘切除后不一定能恢复正常。故在进行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之前,临床医师须做到诊断明确,医生和患者都必须认识到,需要进行这种有一定风险的治疗。腰椎间盘的手术可缓解症状,但并不是一种治愈性的治疗。这是因为它既不能阻止引起腰椎间盘突出的病理过程,也不能使腰部恢复到发病前的状态。因此,病人须在术后练习良好的姿势,加强腰背肌和腹肌的练习;应尽量减少或杜绝反复弯腰、扭腰和脊柱屈曲位负重。这样有利于减轻或避免腰部症状的发生。这些是专业医师对术后病人进行指导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因此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是手术获得良好的疗效和重要因素之一。
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关键是解除神经刺激或压迫,消除神经炎症,促进神经修复和腰椎功能恢复。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方法的选择取决于该病的不同病理类型、病理阶段和临床表现,以及病人的年龄和身心状况。手术和非手术疗法分别有其不同的适应症。应该说80-90%的患者可以通过非手术疗法而获痊愈或好转,而腰牵、按摩、药物、骶疗等保守疗法亦各有其适应症,采用哪种方法最好应因人而异、因病而异,不能用一种疗法治疗所有患者。
临床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采用非手术或手术治疗的方法,有其严格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具体说来,概括如下:
非手术治疗的适应证:
1、初次发作、病程尚短的患者。
2、病程虽长、但症状和体征较轻、休息后症状能自行缓解者。
3、经CT或MRI等特殊检查,发现椎间盘突出较小的病人。
4、MRI检查,发现椎间盘突出无钙化且无合并椎管狭窄症者。
5、年龄较大、不能耐受手术或已不参加体力劳动的老年患者。
6、由于全身性疾病或局部皮肤疾病不能施行手术者。
7、临床症状、体征与特殊检查结果不符且难以用某个节段的腰椎间盘突出解释者。
8、不同意手术的患者。
手术治疗的适应证:
1、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明确,首次发病,但症状严重,疼痛难忍,尤以下肢症状明显,病人因疼痛难以行动及入眠,被迫处于屈髋屈膝侧卧位,甚至跪位,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者。
2、腰椎间盘突出症经严格正规非手术治疗3~6个月无效。保守治疗失败的标志,是疼痛不缓解、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无改善或神经症状继续加重。需要说明的是对非手术治疗的时间的把握,国内外近几年报道不尽相同。总的来说,国外主张6~12周保守治疗之后如果无效就应行手术治疗。这可能与患者不能耐受长时间保守治疗所带来的痛苦和经济损失有关。但亦有临床工作者认为,不应轻视充分保守治疗的重要性。这是因为:首先,80%以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有效,可终生免除手术。其次,即使最终证实保守治疗无效,保守治疗期间也使得医师有机会仔细地评价病人,明确诊断、确定神经损害的定位以及病人的躯体和精神状况。
3、腰椎间盘突出症反复发作的中年患者,病史较长,影响工作和生活者。
4、腰椎间盘突出症出现马尾神经损害综合征或单根神经麻痹(如足下垂)是急诊手术的指征。
5、病史虽不典型,经脊髓造影、硬膜外造影、椎静脉造影,CT、MRI示全盘退变或较大突出者。
6、本症状伴有严重的神经源性间歇性跛性,影像学证实合并腰椎中央管狭窄或神经根管狭窄,非手术疗法不能奏效者。
7、原有慢性腰腿痛的患者突然发生足下垂或马尾损害综合征后往往疼痛症状缓解或消失,这是压迫加重的表现,而病人有时误认为病情减轻。但是临床医师应记住,不管疼痛与否都是外科急诊手术的绝对指征。临床观察发生足下垂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患病一周内手术,术后恢复优良可达90%,2周内手术的患者术后恢复优良达75%,4周内手术的患者术后恢复仅占50%,3个月以上手术的患者术后恢复占17%。足下垂术后恢复时间为术后1~2年。临床对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马尾神经损害的临床资料的分析,马尾神经损害在3周之内手术疗效较好,超过3周恢复率明显下降。
禁忌证:
1、腰椎间盘突出症影响生活和工作不明显者。
2、腰椎间盘突出症首次或多次发作,未经保守治疗者。
3、腰椎间盘突出兼有较广泛的纤维织炎,风湿等症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