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张青梅 通讯员胡颖仪、孙冰倩)几个月前,喜欢打羽毛球的姚女士发现每次打完球后,便会出现肩痛的症状,关节活动也不如以前顺畅,她的朋友告诉她,这是“肩周炎”的表现。听了朋友的话,为了根治自己的“肩周炎”,姚女士一边吃药,一边做理疗、推拿、针灸等。她还加入了健身大军,吊环、拉伸等活动一一试了个遍。然而,两个月来,姚女士的病情不但不见好转,还愈发加重了,穿衣洗澡都感觉疼痛难忍。姚女士来到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就诊,骨科一关节病区的副主任王文教授仔细检查一番,判断不是肩周炎引发的症状,建议姚女士做个核磁检查,最终核磁结果显示为“肩袖撕裂”。
明确了病因,王文教授、王敏主治医师及医护团队分析后,决定采用“肩关节镜检+肩袖修补手术”为姚女士治疗。术后第二天,姚女士即可起床活动,疼痛感明显缓解,再也没有出现夜间疼痛的症状了。
肩痛不等于肩周炎
调查统计显示,肩痛已成为继头痛、腰痛之后的第三大常见疼痛症。肩痛就一定是肩周炎导致的吗?错!王文表示,这是个很大的认识误区。
所谓肩周炎,在医学上被称之为“冻结肩”,指病患关节主动、被动的活动均受限,但肩周炎群体只占肩痛患者人群的15%,多发于40~70岁中老年人,女性群体较男性发病率高。随着人们对肩部疾病的认识程度日益加深,这种“一概而论”的诊断是非常不准确的,国内外最新版本的教科书也已经取消了“肩周炎”这一疾病名称。
相反,在肩痛人群中,肩袖损伤或撕裂是最常见的。这一疾病通常是指患者勾状的肩峰和肩袖撞击导致疼痛,一般也常见于退变损伤和过劳损。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碰到肩痛三大症状:肩痛、僵硬、肩部上举无力,基本上可以确定是肩袖损伤作祟。
什么是肩袖?
肩袖又叫旋转肌,由附着在肱骨大结节的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和附着在肩胛下肌的腱性组织所构成,包裹于肱骨头附近。因形状酷似袖口,故得名。肩袖在肩关节运动中起着支撑、稳定、维持肱骨头与关节盂正常支点的作用。
保守治疗无效要手术
肩袖损伤如何治疗?
1.非手术综合治疗
王文介绍,非手术综合治疗相当重要,尤其是早期单纯肩袖挫伤,经4~6周保守治疗,组织肿胀即可消退,有利于后续手术操作。适用于病程早期,特别是伤后少于3个月的患者,以及肩袖部分撕裂、不愿接受手术治疗的完全撕裂的患者和老年患者。
非手术治疗肩袖损伤的方法包括:非激素类抗炎药物应用,镇痛、止血、脱水、活血化淤等药物治疗,钙化沉淀物抽吸,同时配合局部痛点封闭、理疗,并于患肩外展、前屈、外旋位予石膏或外展架固定3~4周,随后进行各种有利恢复肌肉力量的练习及综合康复方法,多可收到良好的疗效。
但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一旦确诊肩袖损伤后,应尽早进行手术治疗,因为随着病程的延长,肩袖损伤的程度加重(部分损伤变为全层损伤),损伤的尺寸大小会增加,且肌腱发生退变(脂肪变性)、肌腱质量下降(脂肪浸润)影响术后肩袖愈合。
2.手术治疗
若非手术综合治疗4~6周,仍不能基本恢复肩关节的外展活动,或50岁以下急性损伤病例伴肩关节外旋、外展、主动上举受限,影像学证实肩袖破裂者,应尽早考虑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