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健康百科 > 骨科 > 颈椎病 >

颈椎病的中医治疗

发布: 2012-12-26 11:10:46  | 来源:现代健康网  |编辑:王扬  |查看:
收藏
1 中医分型
1.1 颈型颈椎病
1.1.1 风寒湿型:颈项强痛,伴颈肩麻木,颈活动不利,恶寒,头痛喜温。舌质淡,苔薄白,脉浮紧。
1.1.2 肝肾亏虚型:颈项酸胀、疼痛。项背不适,反复发作,或伴头晕目眩,腰膝酸软无力。舌质淡,脉沉细。
1.2 神经根型颈椎病    1.2.1风寒湿型:颈肩及上肢窜痛、麻木,颈部活动受限,恶风寒,全身发紧。口不渴,舌淡,苔白,脉浮紧。
1.2.2气滞血瘀型:头颈肩背手麻痛,如针刺刀割,痛有定处,夜间痛甚,影响睡眠,或有手部大小鱼际肌萎缩,或皮肤干燥,心烦胸闷,面色无华。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脉细涩。
1.2.3肝肾不足型:颈项强痛,掣引肢臂,麻木痛著,向后头部、耳后及肩手放射,头颈活动不便,或因活动而加重,伴腰膝酸软无力,头晕目眩倦怠。舌质暗,脉沉细。
1.2.4虚寒型:颈部冷痛,上肢麻木,疼痛,以麻木为主,怕冷,四肢欠温,疲乏无力,伴头晕。舌胖大,苔薄白,脉细弦无力。
1.3 脊髓型颈椎病
1.3.1类痉证型:下肢筋脉拘急,行走不利,易跌倒,伴有震颤,或伴上肢麻木,疼痛,活动不便,颈部僵硬,转侧不利。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涩。
1.3.2 类痿症型: 颈痛,头晕目眩,肢体沉重,瘫软无力,活动牵强,筋惕肉瞤;头身摇摆,
步态笨拙,肌肉萎缩,伴神倦怯寒,腰脊酸软,小便滴沥不禁。舌淡红,脉沉细无力。
1.4 椎动脉型颈椎病    
1.4.1肝阳上亢型:头痛眩晕、耳鸣、听力下降,腰膝酸软,肢体麻木,失眠、多梦。舌红少津,脉弦细。
1.4.2痰浊中阻型:眩晕,恶心泛泛欲吐,或呕恶痰诞,胸院痞闷,兼见头重如蒙,四肢倦怠,纳差,重则昏厥摔倒。舌苔白腻厚,脉濡滑。
1.4.3气血亏虚型:主证:头晕目眩,面色晄白或不华,心悸气短,倦怠食少,四肢无力,肌肤蠕动。舌质淡,脉沉细弱。
1.4.4肝肾不足型:主证: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精神萎靡,记忆力下降,腰膝酸软无力,五心烦热。舌红,脉弦细。
1.5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头晕头痛,心烦失眠,悲伤易怒,不能自止,手足发凉,甚则言语失常。舌淡红苔少,脉细微数。
2 辨证治疗
2.1 神经根型颈椎病
2.1.1 风寒湿型
治则:祛风散寒除湿,通络止痛。方药:羌活胜湿场、蠲痹汤加减。
2.1.2 气滞血瘀型
治则: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方药:身痛逐瘀汤加减。
2.1.3 肝肾不足型
治则:补益肝肾,宣痹缓急。方药:芍药甘草汤合二仙汤加减。
2.1.4 虚寒型
治则:温阳益气,舒筋通络。方药: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
22 脊髓型颈椎病
2.2.1 类痉证型
治则:祛瘀化痰,养血舒筋。方药:身痛逐瘀汤加减。
2.2.2 类痿证型
治则:益气养血,舒筋通络。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味。
2.3 椎动脉型颈椎病
2.3.1 肝阳上亢型
治则:平肝潜阳,活血通络。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
2.3.2 痰浊中阻型
治则:化痰利湿,舒筋活络。方药:温胆汤加减。
2.3.3 气血亏虚型
治则:益气养血,舒筋通络。方药:归脾汤加减。
2.3.4 肝肾不足型
治则:补益肝肾,益精定脑。方药:六味地黄汤加昧。
2.4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治则:镇静安神,祛瘀通络。方药:甘麦大枣汤加味。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转载自网络,发布文章 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另:文章 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