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是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主要症状。临床上有颈性眩晕和因眩晕而导致的猝倒两类症状。所谓颈性眩晕,是指在头部旋转时,产生头晕;猝倒,是指因颈性眩晕而突然摔倒在地。但患者在某些头颈部运动中,并不自觉头晕时就突然摔倒了。
1、脑失所养
(1)气血不足
(治则)补益气血
(方药)归脾汤:白术9克 当归3克党参3克 黄芪9克 酸枣仁9克木香1.5克 远志3克 炙甘草4.5克 龙眼肉4.5克 茯苓9克。本方加丹皮、栀子名为“加味归脾汤”:丹皮6克 栀子6克,增加了泄肝热之效。
(功效和适应证)治颈椎病后期,气血不足,症见:眩晕或猝倒,头疼绵绵,四肢萎软无力,动则加重,颈项、背、肩疼痛隐隐,同时可见面色萎黄,乏力气短,失眠多梦。
(2)肾精不足
1)肝肾阴虚,肝阳上亢
(治则)滋肝益肾
(方药)左归丸:熟地240克 怀山药、山萸肉、枸杞子、菟丝子、鹿角胶、龟甲各120克,川牛膝90克。本方滋腻,易滞脾碍胃,故常服本方时,宜加入陈皮、砂仁等以理气醒脾,防治碍运之弊;若阴虚阳亢,肝风内动者,则当加天麻、钩藤、代赭石、石决明;若阴虚内热,则加知母、黄柏。
(功效和适应证)治颈椎损伤日久,肾水不足,精髓内亏。症见:眩晕,或猝倒,头疼绵绵,四肢萎软无力,动则加重,或颈项、背、肩疼痛隐隐,同时可见腰膝酸软、头昏眼花,虚热盗汗,遗精滑泄,口燥咽干。
(制法与用法)熟地捣烂杵膏,余为末,炼蜜为丸,桐子大,淡盐汤送服百余粒。现代用法:炼蜜为丸,每丸约重15克,早晚空腹各一丸,淡盐汤送服。或酌情增减,水煎服。
2)肾阳不足,命门火衰
(治则)温阳补肾
(方药)右归丸:熟地黄240克,淮山药、鹿角胶、枸杞子、菟丝子、杜仲各120克,山萸肉、当归90克,附子60-180克,肉桂60-120克;阳衰气虚加人参;阳虚滑精,或带滞便溏加补骨脂、五味子、肉豆蔻(麸炒去油);如腰膝酸痛可加胡桃肉、巴戟肉、肉苁蓉、黄狗肾等。
(功效和适应证)温补肾阳,填精补血。治颈椎病后期,肝肾不足,精血虚损。症见:时有眩晕,或有猝倒,头疼绵绵,四肢萎软无力,动则加重,或颈项、背、肩疼痛隐隐,或同时可见神疲心悸,肢冷萎软;或下肢浮肿。
(制法与用法)熟地捣烂杵膏,余为末,炼蜜为丸,桐子大,淡盐汤送服百余粒。现代用法:炼蜜为丸,每丸约重15克,早晚空腹各一丸,淡盐汤送服。或酌情增减,水煎服。
2、痰湿蒙蔽清窍
(治则)燥湿祛痰
(方药)导痰汤加减:陈皮9克 半夏9克枳实6-9克 茯苓12克 制南星6-9克 当归9克 葛根15克节菖蒲15-24克 天麻9-12克 土白术9克 川芎6克 赤芍9克。若脾虚明显,倦怠无力,食少便溏,舌质淡胖有齿痕,可加用党参9-12克,有恶心呕吐者,可加竹茹6克、生姜3-6克(压汁兑服);脘闷不食者,可加白豆蔻6克,砂仁6克(上两味药皆后下)、苏梗9克。
(功效和适应证)颈椎病症见:眩晕,甚则猝倒,头沉重闷痛,或下肢萎软无力,甚则萎废不用,或见腹闷纳呆、恶心、呕吐。
(1)如果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腻,治当温脾散寒,燥湿祛痰:
方药:苓桂术甘汤化裁:茯苓12克 桂枝9克白术12克 甘草6克 干姜3-6克吴茱萸6-9克 苍术9克
(2)若痰湿久郁化热,湿热蕴结,湿热下注而下肢萎软和萎废不用者,治当清热利湿,通利筋脉。
方药:加味二妙散化裁:黄柏9克 苍术9克萆薢12克 防己12克 木瓜12克薏苡仁24克 怀牛膝12克 晚蚕沙12克 木通9克
若湿重下肢沉重而肿者,可加茯苓12克、泽泻9克;若湿热伤阴,心烦口干,舌红少津,可去苍术,加生地12克、麦冬12克、龟甲9-12克。
(3)若痰火上扰,眩晕、头痛、治当清热祛痰
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温胆汤化裁:半夏9克 白术12克天麻9克 茯苓12克 陈皮6克竹茹9克 胆南星6-9克 黄芩9克 枳实6克 白蒺藜9克甘草6克
3、瘀血阻窍
(方药)通窍活血汤:赤芍3克 川芎3克桃仁9克 红花9克 老葱3根红枣7枚(去核)麝香0.15克 黄酒250克
(功效和适应证)主治颈椎病引起的眩晕头痛,或有猝倒,耳鸣日久,或见颈、肩、背部疼痛,痛处固定,女性可见闭经。
(制法与用法)前七味煎一小时,去渣,将麝香入酒内,再煮沸腾,临睡前服用,服时可适量加黄酒同服。
4、痰瘀互结
(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合四物汤化裁:半夏9克 白术9克天麻9克 茯苓12克 陈皮6克当归9克 赤芍9克 川芎9克甘草6克,若久病虚热,可酌加胆星6-9克、黄芩6-9克、竹茹6-9克;恶心呕吐者可用生姜3-6克取汁合药服,亦可加代赭石15-30克、旋复花9-15克;若瘀证较重,可加桃仁6克、红花6克、血竭1.5克(冲)、续断12克、刘寄奴9克、桂枝9克
(功效和主治)治颈椎病引起的身重乏力,眩晕、耳鸣、心悸、胸闷,或见头痛,或有束胸感,或有咳痰,肠胃不适,或颈、肩、背部及上肢疼痛、麻木、沉重,或刺痛,痛有定处,夜间加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