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腰椎骨质增生和腰椎间盘突出是两种完全不一样的疾病,某些症状类拟,但病因完全不一样。腰椎间盘突出与腰椎骨质增生从病因、发病原理、诊断标准及治疗原则等各方面都有明显区别,不是一回事。
首先,我们看一下腰椎间盘的结构。腰椎间盘的外形如同一个“铁饼”,中部为核( 医学上称为髓核),周围是具有弹性的纤维环,纤维环呈同心圆样地排列,把髓核紧紧地包绕在中央。随着人的年龄增长,腰椎间盘中的水分越来越少,弹性也越来越差。这时如果人的活动量过大或活动过于剧烈,就可能造成纤维环破坏,髓核就有可能从纤维环破坏的部位脱出,压迫脊髓的神经,产生腰腿疼痛的症状。
腰椎骨质增生症,又称肥大性腰椎炎、增生性脊椎柱炎、腰椎骨刺、骨赘等。是常见的退行性骨关节病,实质上是一种代偿改变。其病程迁延,缠绵难愈,历来有"腰痛腿痛,医生头痛"之说。脊椎骨是中持重最大的骨骼之一,长期承受过大的压力,促使骨骼发生退行性变。腰椎在脊椎骨中,又是承受压力最大的骨骼,可谓"重之又重"所以临床上腰椎增生是引起腰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腰椎增生病主要病因有二:一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内分泌,免疫和骨代谢等发生衰老性改变,椎间盘逐渐发生退行性变;二是异常应用,即外力致伤,包括急性损伤,慢性劳损及慢性积累性损伤,致使椎间关节内应力失衡。引起腰锥骨质退变,增生和椎间关节不稳定。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劳动中,脊椎腰段是全身活动中枢轴,是脊椎主要承载部位,因而腰椎承受载重负荷的机会最多,支撑的重量也最多,其内应力作用亦越强。尤其是腰椎间盘经常处于被压缩、曲伸和扭转的组合性,复杂力学活动中,最容易遭受异常的压应力、拉应力与剪应力的影响,而导致腰椎间盘退行性变。从而导致椎间隙狭窄进一步引起椎体边缘及关节突的的增生。腰椎椎体骨质增生形成的机理:退变的椎体可以形成各种不同形式的骨赘。腰椎增生主要表现为腰痛,腰部僵硬,其次是下肢发紧或有麻木感。疼痛程度不一,晨起时腰部僵硬酸痛,稍事活动后反觉减轻;负重和活动增多时加重,当腰椎不稳定时,微小的活动或干扰便可引起急性腰痛。有的病人在急性发作时腰部出现突然"卡住"性疼痛。活动翻身均困难,并可使疼痛加重。这种病人睡觉时常翻身,因一个姿势睡久后即觉腰痛不适。多数病人为慢性腰痛或慢性腰腿痛,可扩散至一侧或双侧臀部。甚至达膝下。半数病人感到下肢麻木,行走困难。X线片可显示,腰椎椎体边缘唇样骨质增生,椎间隙变窄,小关节硬化变尖并有骨赘形成。
通过拍摄X线片、CT扫描、磁共振成像及脊髓造影等方法,可以区别腰椎间盘突出和腰椎骨质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