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初期并没有任何症状,往往被人们忽视。和正常骨相此,疏松骨的外形并没有什么异常,可是骨骼内的矿物质和骨基质含量减少,骨质变单薄,形成许多孔隙,中空疏松。在骨矿含量减少12%以上时出现腰背疼痛,时轻时重,时隐时现,特别在久坐久立或长时间保持同一体位时疼痛明显。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临床表现为周身持续性疼痛,乏力,当胸腰椎出现新鲜压缩性骨折时,疼痛剧烈。由于骨强度的进一步降低,骨脆性增加,轻微损伤即可引起骨折,因为脊柱骨和髋部是人体最主要的承重部位,所以这两处的骨折最为常见。
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和发展是在无声无息中进行的,早期的骨质疏松症患者没有任何临床症状,到了中晚期,其临床症状主要为疼痛、身长缩短,驼背、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