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当下许多慢性病患担心自已是高危险群,而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友因为是自体免疫疾病,要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更忧虑“免疫功能不好,会不会更容易感染?”。
据统计数据,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终其一生可能有10~20%左右的机率发生间质性肺炎,难免令病人对肺部问题特别警觉。“其实间质性肺炎是自体免疫问题,和病毒、细菌引发的肺炎不同。”在多种免疫调节药物中,只有长久依赖类固醇容易造成较多副作用,现在药物选择多,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只要疾病控制稳定,药物调整单纯,因感染引发肺炎的风险和一般人差不多。
“新冠疫情期间大家都养成勤洗手、进入人潮密集室内空间戴口罩的习惯,这段期间流感重症也因此减少,可见有一定防护效果。”专家建议病友在生活中保持“防疫”习惯,毕竟现代都巿多密闭空调环境,即使健康人一年感冒超过1次以上的机会也不算少。一旦有感冒症状时可就近先到诊所看诊,若症状严重,呼吸会喘、发烧2、3天不退,就需要尽快回医院检查与治疗。
而属于自体免疫问题相关的间质性肺炎,现在已有药物可帮助更有效地控制,若有干咳、运动变得容易喘等症状,要及时警觉。吕政勋表示,一般的胸部X光敏感性不足,对症状有警觉,与利用肺功能检查有助侦测早期的病变,配合高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扫描,可以帮助确诊,关键是要早期治疗,在初期发炎阶段尽快控制,保住肺功能,否则等到支气管扩张、肺纤维化时就难以逆转病情。
控制不佳的自体免疫疾病,就像个内战不断的国家,这时细菌、病毒等外敌更易入侵,适当的药物治疗才能有效控制病情。“当然,没有一个药物是完美的。”幸运的是现在有多种药物可供选择,除了传统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小分子标靶口服药等,陆续有新药问世。医师会依据病人的健康风险—例如肝肾功能、是否曾感染肺结核或B肝带原等条件,并参考临床经验及文献报来筛选用药;同时也会考虑病人的需求—例如怕打针、常出国的人可选择小分子标靶口服药。重点是要持续追踪,疗效不如预期时需要调整用药,才能与疾病和平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