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关节炎是一种慢性进行性骨关节病,多见于中老年人。据有关调查显示,我国骨关节炎的发生率为3%。随着人口的老龄化,退行性骨关节病变的病人越来越多。很多中老年人以为年纪大了,腿脚不灵便也是自然的,关节疼痛、酸软是能忍则忍,又不知道如何保护关节和做好预防。由于人们对骨关节病知之甚少,致使许多该治的病没得到及时治疗。
骨关节炎的早期表现
专家说,诊断骨关节炎有一个特点,不仅要有显像学的结果,还需要有临床症状作为依据。在临床中60岁以上人群80%通过X线拍片检查时都会或多或少的骨质增生,患者以为骨质增生就是关节炎。实际上,骨关节炎不能单纯看X线检查的结果,还要结合临床症状才能作出诊断,很多中老年人出现骨质增生但并没有关节的肿痛、变形、活动不便等,就不能随意下结论为骨关节炎。
骨关节炎的病因是多因素的,除年龄外,肥胖、超负荷运动、遗传、环境因素等都可能是发病因素。由于女性上了年纪肥胖的不少,所以此病以女性多见。
骨关节炎多发生在膝关节,早期发病时可能会有以下表现——
(1)上下楼梯时,出现膝关节疼痛、酸软。平时没有这样的感觉,只是最近才出现上下楼梯膝关节疼痛的中老年人就应引起注意了。
(2)早晨起床后,活动不灵、走路不稳,活动一下会舒服一点。但是活动稍微多点膝关节又会酸痛。这种现象在医学上称为“晨僵”,这是关节僵硬的表现。
(3)下蹲比较困难。很多老年人上厕所不太习惯使用蹲厕,就是因为蹲不下去,或者下蹲后站起来很困难,需要手扶其他物体。此时,说明膝关节屈曲困难。
出现早期症状后如不及时医治,到了中晚期,膝关节就会出现肿胀,屈伸时有咔嚓响声,关节向两边变形,出现X或O型畸形腿型,此时走路就更加困难了。
关节疼痛怎么办
从某种意义上讲,目前对于骨关节炎还没有能从根本上改变的方法。这种是慢性退行性疾病,好比一部机器老化一样,治疗的目的在于解除疼痛症状,维持或改善关节功能,保护关节结构,不至于变形。
不宜多用激素
除了休息、运动基础治疗外,医生给骨关节炎患者消炎镇痛药。但是这些药往往有胃肠道比较大的副反应,出现反胃、呕吐,甚至还会有胃肠道出血。老年人胃肠道功能原本就不好,服用这些药物后或多或少都有反应。有部分病人没有出现呕吐、反胃,但却出现黑便、胃肠道出血。所以,在选择药物治疗的时候,医生应给患者选择消炎镇痛效果好、副反应低的药物。
专家提醒患者不要多使用激素,虽然它止痛能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但患者使用这种药物后往往离不开它。此外,激素成分还会损伤关节软骨,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