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健康百科 > 骨科 > 风湿类风湿 >

痛风导致肾脏病变的治疗

发布: 2013-02-04 15:42:41  | 来源:现代健康网  |编辑:admin  |查看:
收藏
痛风性肾脏病变主要包括尿酸性结石、慢性痛风性肾病和急性尿酸性肾病,临床治疗主要是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血尿酸,保护肾脏,防止或延缓肾功能不全的发生。
(一)尿酸性结石的治疗
鉴于痛风患者尿中尿酸长期处于一种超饱和状态,易形成尿酸性尿路结石,出现肾绞痛、血尿和排尿不畅等症状。其治疗要点为:
1、保持充足尿量  患者每日饮水不少于3 000 ml,保持何日尿量在2 000 ml以上,以利于尿酸的排出;必要时可在充分补足水分的前提下给予利尿剂如速尿等帮助排尿。
2、充分碱化尿液  通过使用碱性药物,使尿液pH值保持在6.2-6.5之间。可口服碳酸氢钠,每次l-2 g,每日3-4次:也可口服12.5%枸橼酸钾溶液10-20 ml,每日2—3次;或使用5%的碳酸氯钠25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以每小时80-lOO ml速率滴入,可使尿pH值上升到7.0一7.5,维持4-6小时。这种人工“碱潮”可使尿酸结晶溶解排山。
3、合理选择降尿酸药  有痛风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病史的患者应该使用别嘌呤酵抑制尿酸生成,不宜使用排尿酸药,以免加重病情,导致急性发作。
4、震波碎石或手术取石  如经上述治疗2-3个月后仍未见好转,或因结石较大,可考虑体外震波碎石或手术取石治疗。
(二)急性尿酸性痛病的治疗
急性尿酸性肾病常继发于白血病、淋巴瘤及其他恶性肿瘤的化疗和放疗过程中,如能早期治疗,肾损害可以完全康复。主要治疗措施是:
1、纠正高原酸血症 对白血病、淋巴瘤及其他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前已有血尿酸值升高者,在进行化疗、放疗或使用细胞毒药物前,应先纠正高尿酸血症,这一点至关重要。
2、增加尿量及碱化尿液 白天可用5%碳酸氢钠静脉滴注,夜间服用乙酰唑胺,以保持一定的尿量,并使尿pH值保持在6.5以上;如伴有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等情况,对碳酸氢钠不能耐受时,也可使用乙酰唑胺来增加尿量及碱化尿液。
3、预防及纠正肾衰 在进行化疗和放疗的同时,每日可给予别嘌呤醇0.2-0.6g如已有肾衰出现,除应用大剂量别嘌呤醇(每日0.6-0.8g)及一般的肾衰处理措施外,应积极进行肾透析治疗,大多数急性肾衰患者经透析治疗后可以逆转。
(三)慢性痛风性肾病的治疗
1、调机体状态  少进食含嘌呤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避免饮用啤酒、葡萄酒及威士忌等酒精饮料,对超体重者应控制总热量,但注意不能使体重骤减以免引起急性发作;每天维持3000 ml以上的液体摄入,增加尿酸排泄,防止尿酸在肾脏沉积,以临睡前饮水尤为重要;合并高血压者应积极降压治疗,但须注意合理选择降压药物,以免某些降压药可加重高尿酸血症。
2、使用排尿酸药    凡肾功能正常及24小时尿的尿酸<4.165mmol(700mg)者可使用排尿酸药。可用丙磺舒抑制近端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促进尿酸排泄,从小剂量开始,每次0.25 g,每日2次,逐渐增量,一般每日1-1.5g,最大剂量不超过2 g,即能有效控制血尿酸浓度。苯溴马隆疗效优于丙磺舒,不良反应也比丙磺舒小,近年来较为常用。用药期间应保持足够液体摄入,碱化尿液,可使用乙酰唑胺(diamox)0.25g临睡前口服,使患者夜间有足够尿量并能起到碱化尿液作用。
3.抑制尿酸生成  主要使用抑制屎酸生成药别嘌呤醇,剂量和用法视病情而定,通常每日0.2-0.4 g;当肾功能不全时,须按肾小球滤过率加以调整,如内生肌酐清除(Ccr)为20ml/分,则剂量应小于每日O.1 g。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转载自网络,发布文章 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另:文章 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