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医学界目前对痛风的确切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进展都明确提示该病为一种遗传缺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它的发病是由多种原因所致,不同原因产生痛风的机制及症状也不尽相同。痛风的病因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而。
一、饮食不节
自古以来,痛风就被认为是王公贵族疾病,其发生与多食美味佳肴、营养过剩有关。中国古代医学文献亦记载,痛风可由于“平素恣食膏粱厚味”,以致湿热内蕴而发病。虽然高嘌呤饮食并非痛风的原发病因,但大量吸收嘌呤可使细胞外液尿酸值迅速发生变化,这常常是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的诱因。因此,痛风急性发作与饮食无度和过度酗酒的关系已为人知,约过半数的痛风患者身体肥胖或超过理想体重,3/4的患者伴有高脂血症特别是高甘油三酯症,这都与营养过剩有关。
从饮食方面来说,高蛋白饮食可增加尿酸合成,酗酒较饮食更为明显。酒类对于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影响主要是;一方面乙醇代谢使血乳酸浓度增,乳酸可抑制肾脏对尿酸的排泄作用,当体内血乳酸增加至20—25mg/dl后并持续足够的时间,肾对尿酸排泄则明显减少;另一方面乙醇能促进腺嘌呤核苷酸加速分解而使尿酸增多。同时,酒类又可提供嘌呤原料,如啤酒类含有大量鸟苷酸,绍兴老酒含有大量氦基酸等原料。另外,饥饿引起高尿酸血症是由于血浆乙酰乙酸和β羟丁酸浓度增高所致。
所以,饥饿与大量摄入酒类、高嘌呤饮食和高蛋白膳食均可引起尿酸值迅速波动,从而造成痛风发作。
二、遗传缺陷
痛风是一种先天性代谢缺陷性疾病,这一观点早己被临床确认,痛风遗传缺陷的本质和其他遗传性疾病一样,主要是基因突变。痛风就是由于在控制尿酸生成的过程中,一些酶的基因发生了突变,从而导致尿酸生成增多。
从古代即已发现痛风有家族性发病倾向,但在世代与家系中痛风的出现是不规则构。近年来临床报道,在原发性痛风患者中约有0%~25%有痛风阳性家族史,从痛风患者的近亲属中发现有5%~25%有高屎酸血症,因此认为原发性痛风一般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但外显性完全。现己确定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苷转移酶( HGPRT)缺乏型和5-磷酸核糖-1-焦磷酸合成酶(PRPP)活性过高型两种先天性嘌呤代谢异常症是性连锁遗传,女性为携带者,男性发病。在继发性痛风中,I型糖原蓄积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总之,尚需找到各型痛风更为特异性的表现型后,才能明确遗传方式。
近年来,痈风研究的最人突破是对嘌呤代谢途径尤其是次黄嘌呤一鸟嘌呤磷酸核苷转移酶(HGPRT)的了解。人体内至少有6种酶参与尿酸生成的过程,其中有5种酶均促进尿酸的生成。它们包括磷酸核糖焦磷酸胺转移酶、次黄嘌呤苷磷酸脱氢酶、腺嘌呤琥珀酸合成酶、5-磷酸核糖-l-焦磷酸合成酶和黄嘌呤氧化酶。当这些酶的活性增强时,尿酸生成即增加;反之当这些酶的活性减弱时,尿酸生成就减少。另外一种酶就是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苷转移酶(HGPRT),与以上种酶的作用恰好相反,当它的活性增强时可抑制尿酸生成,活性臧弱时则尿酸生成增加。由于遗传缺陷,导致上述酶的活性异常,从而使尿酸的生成增多或排出减少,发生高尿酸血症或痛风。
三、慢性中毒
多种慢性中毒也是引起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的因素之一。
因为慢性中毒如酒精中毒、铅中毒、铍中毒等均可使肾脏受累,肾小管分泌尿酸障碍,尿酸的重吸收增加,排出减少,导致高尿酸血症或痛风急性发作。
四、药物因素
许多药物能干扰肾脏对尿酸的排泄或增加尿酸的生成而出现继发性高尿酸血症及痛风。
(一)影响肾脏对尿酸排泄的药物
以噻嗪类利尿剂以及利尿酸、速尿等最为常见,各种利尿剂虽增加尿量有利于尿酸排山.但其可减少肾小管分泌和增加分泌后重吸收,反而使血尿酸升高,惟有安体舒通无此作用。阿斯匹林在小剂量时(每日剂量少于2 g)抑制肾小管分泌尿酸,而在剂晕增至2 g以上时则可抑制肾小管重吸收尿酸盐,起到清除尿酸的作用。此外抗结核药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均可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分泌与清除,减少对尿酸的排泄。
(二)增加尿酸生成的药物
主要有细胞毒类及化疗药物、免疫抑制剂、肝浸膏、大剂量维生素B12、烟酸、果糖、华法令等可导致内源性尿酸生成增加。
五、疾病因素
多种急慢性疾病可使尿酸排泄障碍或间接的病理因素导致尿酸产生过多,从而引发继发性高尿酸血症及痛风。
(一 )脊髓增生性疾病与恶性肿瘤
如白血病、红细胞增多症、多发性骨髓瘤、溶血性贫血、淋巴瘤及多种癌症放疗、化疗时,细胞内核酸大量分解而导致尿酸产生过多。恶性肿瘤播散时也可有显著的高尿酸血症。这类疾病所造成的继发性痛风血尿酸浓度常较原发性者高,尿路结石的发生率亦高,但由于患者人多病情危重,病程不长,关节症状不及原发性痛风典型,各种慢性期表现也较少见,故往往被原发疾病所掩盖,不易被发现。
(二)肾脏疾病
原发性肾小球、肾小管疾病可影响肾小球对尿酸的滤过减少,肾小管对尿酸的分泌减少而重吸收增加,使肾脏尿酸排泄障碍,从而产生高尿酸血症及痛风。
(三)其他疾病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糖尿病、心肌梗死、酸中毒等可使肾小管分泌尿酸障碍。血管紧张素、儿茶酚胺及细胞外液容量减少,可影响肾小球对尿酸的滤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和减退症等,可减少肾小管对尿酸的分泌。这些疾病都可产生高尿酸血症及痛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