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健康百科 > 骨科 > 风湿类风湿 >

中药激发特异反应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发布: 2013-01-11 16:14:01  | 来源:现代健康网  |编辑:王扬  |查看: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属于中医“痹证”范畴。主要由于变性和其特异性抗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在滑膜组织,从而激起免疫反应,导致相关组织损害所致。因此,冶疗上常用免疫抑制剂。近年来深人研究,亦逐渐提出免疫调节方法。但用这些治疗方法,效果还均不很理想,所以有必要确立新的治疗原贝!!,探索新的治疗途径和方法。
曹忠贞医师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有些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在服用中药治疗时出现特异反应,如发热、周身瘙痒、起皮疹、腹泻等,最初认为是中药引了过敏反应,可能会使类风湿性关节炎症状加重,但有些病人并没有加重,反而症状减轻或好转的更快了。为对这种现象作出解释,遂多方查阅文献,寻找其原因,结果发现文献记载中也有相似的情况,甚至是相同的记载。如《串雅内编》:“青藤……微火熬七日夜成裔……酒服一茶匙后,将病人身上拍一下,即遍身发痒不可当,急以梳梳之,痒止,即饮冷水一口便解,风病皆愈,须避风数日。庚生按:……主治风疾,兼治风湿流注,历节鹤膝……。此方见《集简方》。”又如明‘虞传《医学正传》:用川木通汤,治一男,年40岁,因感风湿,得白虎历节风证,遍身抽掣疼痛,足不能履地者三年,百方不效,身体羸瘦骨立,自分必死。以四物汤加木通服,不效。后以木通二两锉细,长流水煎汁顿服,服后一时许,遍身痒甚,上体发红丹如小豆大,出汗至腰而止,上体不痛矣。次3又如前煎服,下体又发红丹,出汗至足底,汗干后通身舒畅而不痛矣。一月后,人壮气复,步履如钫。这些都是古代典型的特异反应现象及反应后病情好转的情况。又如现在临床上常用的中药制剂正清风痛宁,在应用时亦有部分病人出现皮疹、皮肤瘙痒、皮肤潮红、关节疼痛短时加重等现象,有人报道:如果出现此种反应,则疗效更好。
从现代医学方面说,可能是中药诱发特异反应后,在某个环节上调节了人体免疫状态,解除了对自身组织的损害;也可能是强烈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后,机体出现保护性反应,转变了对自身组织的攻击,从而使病情逐渐改善。从中医方面讲,本病是由于邪气深伏于经络关节,因而不易治愈。经用中药激发了特异反应后,病人出现发热、起皮疹、腹傅等,可以认为是正气得到激发面邪被逐出:发热是人体正气与邪气抗争,逐邪外出;起皮疹是邪气从藤理而出之表现;腹泻则是邪气被挟之外出,如此等等,邪气被逐,正气康复,是故病愈。
【病案举例1】
杨某,女夕3岁,小学教师,1997年9月15日初诊。双侧指、腕关节肿痛3个月,晨僵明显,无发热。查体:神志清,心肺正常,双侧2、3、4指掌关节及腕关节肿胀,有按压痛,无皮下结节。。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予中药治疗。
处方:制川乌先煎〕,豨莶草30g,青风藤15g,老鹳草15g,寻骨风川芎10g,炙黄芪15g,土元6@,娱蛇1条〈研末冲服〉,白芥子加水煎服,日1剂。
二诊:第5天,出现发热咖.g1,起皮疹,关节肿痛加重,一般情况尚好。嘱其继用上药,注意观察,有严重情况及时诊治。三诊:20天后,上述反应逐渐减轻,临床症状好转明显。四诊:11月5日,关节肿痛、晨僅消失。查血沉降至15111111g,痊愈。
【病案举例2】
侯某,男,29岁,电大教师。1997年4月初诊。因双倒趾、髋关节疼痛2年,伴晨僵,遇寒加重,曾去某省级医院检查,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予中药治疗,处方为:制川乌、丁公藤、豨莶草、川芎、红花,酒浸,每次20011,日3次,口服。
二诊:6天后关节疼痛明显加重,嘱其继续用药观察。三诊:半月后症状迅速减轻。四诊:用药2个月痊愈,至今未复发。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转载自网络,发布文章 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另:文章 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