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开放被誉为中国第二次革命,对于中国来说有着非凡的意义。40年风雨同舟,40年披荆斩棘,40年砥砺奋进,弹指一挥间,回顾40年来在改革开放大背景下中医药发展的历史,可以说是由党的一个文件发展为国家的一部法律的历史。
中医药作为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担负着遵循改革、深化改革的责任。然而,中医药学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目前,在医疗领域,西医的拥护者还是占绝大多数, 很多人患病都会选择到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诊治,不惜面对拥挤不堪、挂号难等状况,可见, 西医己经占据了人们的心灵,强大的中医似乎在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
中国医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医深深根植于华夏大地,炎黄子孙世世代代赖其佑护。没有中医的持续发展,便没有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为使中医宝库愈益充盈,一批批中医探索者,满怀仁义之心,咬定悬壶济世之志,尝遍百草,验方证术,防治并重,造福百姓。位于河南周口“庞泰和堂”历时330多年,创立至今,已传承了十二世。历代传承人深入发掘了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秉持着世家精神、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并给与不断传承。恪守“天心仁爱,医者之本分”,“医者天职之使,无可或亏”,“讲信义,重厚德,以义为上,义利共存”的传统古训,形成了其厚重的医学文化底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庞泰和堂创始人庞元章,原籍河北沧州,自幼读书颖悟,学以勤奋,弱冠即小试于乡里,中举后得一名人勉以“良医功同良相,仁人即是济世”,后弃儒习医。庞元章从师于明末清初大医学家汪昂之弟子为师,侍诊左右,业与年进,学验俱丰,辨证精确,疗效显著,誉驰遐迩,曾于十七世纪中叶悬壶许昌。清康熙22年(1683年),庞元章举家南迁,在周家口开设“泰和堂”中医内科诊所,悬壶不久即名声大噪,求医者络绎不绝。

庞氏中医传到第九代庞崇嶺,他在认真总结前辈诊疗经验的前提下,对制药标准进行了严格的规范和提高,并在他的努力下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了祖传秘方,效果更加显著。抗日战争前,淮阳专署专员之子患麻疹(麻毒闭肺,即麻疹肺炎),危在旦夕,遍请10多位名医均无计可施,后经庞崇嶺细心调治,很快痊愈。专员感激之至,亲笔题字:“遵岐黄、济苍生”,刻匾额相赠,并让其子认庞崇嶺为义父。

庞泰和堂,天心仁爱,辨证施治,经过300多年的实践与创新,以其卓著的验方疗效和切合实用的效果,治病救人,在河南、安徽、江苏、山东的黄淮地区有着广泛影响。到如今庞泰和堂的第十一代传承人庞世斌,第十二代传承人的代表是庞雷。

第十一代传承人庞世斌医师幼承家学,耳濡目染,以“精”“诚”引领自己的医学道路,认为医术要精湛,精勤不倦,勤求古训以勉励刻苦钻研,熟读经典医著,博览各家学说以博彩众长,以“诚”行医而德术兼修、学验俱丰。他从小在父亲庞腾霄的要求下诵读古文,背诵《黄帝内经》、《雷公药性赋》、《本草备要》、《寿世保元》等医学经典著作。庞世斌11岁随父亲学习中医,并侍诊左右,耳濡目染,在思维方法,理论与实践之间逐渐架起了一种思维模式的桥梁,打下了中医坚实的基础。19岁随父行医,当过乡村医生,当过部队卫生员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在北京宣武中医院进修过中医内科,从师于北京宣武中医院名老中医刘春圃、周道伟,还到河南中医学院学习并毕业。

四十年如一日的刻苦钻研、潜心行医让如今的庞世斌医师身披名誉无数,如今担任是中国民间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中医药抗衰老医学分会名誉副会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国医网健康顾问主任委员、《上医新传》执行主编、(庞氏)泰和堂第十一代传人、周口庞世斌中医诊所所长。他因其传承“庞泰和堂”中医内科精华,大胆创新,治疗疑难杂症在中医界的名气越来越大,多次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中医药学会等单位组织邀请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并多次在国际国内中医学术交流活动中做主旨发言。在传承、弘扬祖传医学精华的同时,也将中华医学的博大精深传播到世界各地,为中医学在新时代的传承和发扬作出了卓越贡献!

庞世斌中医师在临床四十多年的实践中,救人无数,每年诊病上万。对很多疑难病症应对自如,治疗效果突出,治愈率高。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坚持中医的整体观和辩证思维体系,施治坚持法无定法,方无定方,随症施治,标本兼治,缓急相应,因人不同而各有相宜,中医和西医学的最根本的思维方式的区别在于文化的不同,中医是从宏观的、整体的、功能的、动态的角度看问题,西医者从局部的、微观的、结构的、静止的角度看问题。
擅治心血管疾病、心功能不全、中风后遗症、血症(再生障碍性贫血)、老年性痴呆、肝硬化、消渴,各种胃肠疾病,痛风、癫痫、痹症、偏头痛(三叉神经痛),各种月经不调、崩漏、绝经前后综合征、习惯性流产、产前产后诸症,各种内伤发热、郁证、失眠、眩晕、耳鸣、自汗、盗汗、反复感冒、咳、喘、哮诸症,以及湿疹、过敏性紫癜和其他过敏性疾病等。尤其对西医判定的肝癌、肺癌等晚期病人、紫癜性肾炎积累了大量的效验医案,充分展现中医的特征和优势。

庞世斌医师带领第十二代传承人代表庞雷,创制了复肝乐元散(丸)、痛风清瘀散(丸)、固本回春散(丸)三方,对肝癌等多种疑难病症有着积极的效果。及适度展现中医药在治疗慢性病和疑难病中的优势和奇功,提高中医在世人观念中的认可度和信任度。有大量的治疗成功病案。
如今,庞泰和堂以第十一代传承人庞世斌和第十二代传承人庞雷为代表,将依托国家中医药政策,立足传承中医药发展的理念,对自己几十年来从一积累的病例病案,如肺癌、肝癌、喘症、泄泻等,进行系统化整理、研究、并进一步完善,以便传承和发扬;对其创制的复肝乐元散(丸)、痛风清瘀散(丸)、固本回春散(丸)三方以及家传的“救急散”等,也将充分发挥市场主导体制,利用传统及互联网+模式等手段,进行高效快速推广,让其成为主流用药,以救治病患;对有志于学习庞泰和堂精湛医术的人亦将悉心传授。

中医药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世界人民需要中医药的服务,中医药需要世界的广阔舞台。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重要讲话精神中指出“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新时代创造中华民族新的更大奇迹!在考察珠海横琴新区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时指出,“中医药学是中华文明的瑰宝。要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推进中医药产业化、现代化,让中医药走向世界。
如今,已到花甲之年的庞世斌行医40多年,经历了社会主义发展中的苦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生,见证了改革开40年来中医药的发展历程。在行医路上他始终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丰富中医药的治疗手段,促进了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在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谱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