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健康百科 > 健康资讯 >

服药也要讲究方法才有治疗的意义

发布: 2013-01-24 12:46:23  | 来源:现代健康网  |编辑:王扬  |查看:
本文相关:服药方法噎症
收藏
有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从前有位皇帝患上噎症,不管吃什么东西都是一吃即吐,虽然身边御医无数,却个个一筹莫展;眼看已经危在旦夕,只好面向普天之下张榜求贤。 
忽一日,有名侍卫得知一世外高手能医此病,便禀报皇上,遂派人从百里之外将他请到宫中,原是隐居深山老林的一位高僧。但见他息声屏气给皇上诊过脉后,信心十足地递过一纸处方,侍从接过一看,面有难色地问道:"何解尚复此方?"和尚听了忙接过以前御医所开药方一看,方中药名、药量竟跟自己的方子一模一样。已吃过此药却无效果,他料想可能是服用方法不对,便还是让侍从照方抓药,亲自煮好药汤端到皇上榻前,请皇上不可饮用,必须将药盛于汤匙,用舌舔药,如此反复直至把药舔完为止。果不其然,当皇上舔完这剂药后,精神大振,连服数剂竟至痊愈。皇上在重赏和尚时高兴地问道:"用同样方剂,前者医朕无效,而您却令朕起死回生,不知其中有何奥妙?"和尚虔诚地解释说:"医药者,既要有方,又要有法。您用舌舔匙羹,靠舌把药引入五脏,此乃是法。我与先前御医在治疗龙疾时是方同而法异。" 
虽然这只是一个传奇故事,却道出了中医药治病讲究辨证施治的真谛。其实,中医药在辨证施治中,方与法的变化比故事中要灵活和广义得多。略具中医药常识的人都知道,中医治病历来讲究理、法、方、药,所谓理,指的是经过望闻问切之后,依据得来的证候进行辨证推理作出正确诊断,为后来的组方择药提供理论依据;所谓法,就是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选择汗、吐、下、和、消、清、温、补等不同的治疗法则;治法确立以后,就要遴选具有针对性的方剂,此即为"方";再结合患者个体状况(如年龄、体质等)调整药物的品种或剂量即是"药"的含义。 
诊断用药在现代医学相当普及的今天,人们是不难理解的。而中医的方与法变幻之无穷又给中医药学平添了几分神秘色彩。一位初习医学的小后生任意写上一组让行家看了摸不着头脑的中药名在处方上,这是算不得方剂的,因为中药方剂学规定,要按君臣佐使的结构来组构中医方剂。而很多经典的中医方剂之间,只通过一些微小的差异来改变其治法和适应症范围,也充分显示了中医药理论方与法的微妙关系。例如历来被人视为医学经典的《伤寒论》,里面的麻黄汤有麻黄、杏仁、桂枝、甘草共四味药,只要减去桂枝便成为三拗汤;若加入白术或苍术就成了麻黄加术汤。这并不仅仅是名字游戏,所体现的治法及适用范围都已发生了质的改变。还以这麻黄汤为例,若以石膏替换方中的桂枝,又成了麻杏石甘汤,前者是抑汗剂的代表性方剂,后者则重在清泻肺热,若以治法论当属清法的范畴了。 
更为奇妙的是,同样的几味药,仅仅因剂量构成不同,不仅方剂名称改变,其所体现的治疗法则和适应症范围也迥异。小承气汤、厚朴三物汤及厚朴大黄汤都是由大黄、厚朴、枳实三味中药组成。不同的是,重用大黄时称小承气汤,是攻下积热、通利大便的代表方,属下法方剂;重用大黄、厚朴两味药是大黄厚朴汤,为开胸泄饮的清利之剂;重用枳实则名厚朴三物汤,此方能行气导滞,常用来治疗气滞腹胀,这又是中医消法在方剂中的体现。 
在中医药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这样灵活变化的方与法的实例实在是不胜枚举,至于用药方法、时间上的变通在长期的实践中也是比比皆是;这里所说的也仅仅是豹之一斑。于是,我们再回过头来看那位给皇上治病的世外高僧的医术,也就不觉得那么不可思议了。 
 
  (编辑 李国坤)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转载自网络,发布文章 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另:文章 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