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一种可怕的欲望,想要窥探别人的内心,传递自己的恐慌,为别人和自己一样悲伤恐惧而感到安慰,想要操纵别人,在得知别人受到自己影响时自鸣得意。这些都是难以启齿的,我们心中的恶魔。——奥尔罕•帕穆克,《白色城堡》
要记得,有毒的话语的危害性,主要在于控制者用看似符合某种逻辑的话语,隐藏了自己真正的目的。控制者以善意的伪装,说着迷惑人的、似是而非的话。
实施控制的人不一定是“病态自恋者”:只要条件允许,每个人都可能实施控制——在亲密关系中,这样的机会多的是!除了刚才所讲的吸引,还有五个实施话语控制的原因:隐瞒某些事情、改变对方或为自己辩护、挽留对方、逼走对方,以及诋毁对方。
隐瞒某些事情:百分之九十都是想隐瞒婚外情。
常见的情况是,夫妻或情侣中的一方,想要隐藏某些可能会危及双方关系的行为,其中百分之九十都是婚外关系。这里面也包含了多种可能,比如不再爱对方了、对对方失去了“性趣”、同性恋、私底下在经济上帮助某些家庭成员、被解雇、破产、生病,或者是,重组家庭中的一员,频繁看望和前任所生的小孩(以迎合伴侣)等等。这些情况下使用的控制技巧不容小觑,因为它们的目的是蒙蔽对方。
改变对方或为自己辩护:“你就是想让我内疚!你总是这样,你从来不承认自己犯的错!”
要求另一半改变行为、习惯,是很棘手的事情,通常都会产生反效果:这样的要求会被当作批评,有时候甚至会被当作攻击,转而引起对方的反击,对方会以多少有点道理的指责来回敬你:
——“你想让我承认是我的错,是吧?”
——“不是啊!我只是想让你不要……”
——“你就是,你想让我内疚!而且,你总是这样,你从来不承认自己犯的错!”
然后,两个人就开始吵起来了……互相指责,有时候甚至是对骂,每个人都试图——以自己在这方面不可否认的才能——让对方感到不快。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对方没有改变,自己也没必要改变。
互相指责
在一个性别越来越平等的世界上——即便这种平等远没有完成,两性都要彻底改变对彼此的看法和行为。
互相指责并不能使提出的要求得到接受和采纳。也许提出要求的人,会尝试其他的方式,更巧妙一点的,有时候甚至是更有风险一点的,直至找到“好的”、能让自己的要求得到满足的提出方式。
挽留对方:“你怎能离开我?”
在这种情况下,控制行为的发生是为了留住想要疏远自己,或是想要放弃这段感情的人。如果是要挽留疏远自己的人,控制者放出的信号会是分散的,但也能感觉到被疏远的距离感;如果要挽留想要放弃这段恋情的人,控制者放出的信号则很明确:“如果还继续这样的话,我就离开。”(言下之意:挽留我),甚至更明确:“我要离开了。”
让人绞尽脑汁维持亲密关系的原因很多,可能是因为一方还爱着另一方,可能是为了维持表面的关系,或是因为财务方面的牵扯。这个时候,控制情感(使对方内疚、情感勒索、威胁)便会如约而至。
逼走对方:从心理上打击,反复羞辱、损害对方的尊严等。
这种卑劣的行为是很危险的。控制者从自身和金钱的角度上考虑,认为以这种方式离开对方,自己的损失更小。一切的打算,只是为了让不再被爱的一方,先提出离开!在这种情况下,控制者会故意破坏双方的关系,指责对方让生活变得不堪忍受。为了达到目的,他主要会从心理上进行打击:反复羞辱、损害对方的尊严等等。
诋毁对方:孤立对方,让他在亲人、孩子、朋友,甚至是法律面前,失去信誉。
这里讲的是暴力指责,旨在孤立对方,让他在亲人、孩子、朋友,甚至是法律面前,失去信誉,向众人呈现自己建构出来的对方的形象,或者实施报复。
最恶劣、最具破坏性的控制手段,在这个时候都会用上。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两个人分手和离婚的时候,在家暴发生后,也能见到。家暴的实施者,通常是男性,会试图将受害者描绘为说谎者和始作俑者。
不同的手段,同一种武器——语言:分为情感控制与精神骚扰,以及一系列谴责、抹黑、摧毁对方的行为。
控制的原因各式各样,控制者使用的“武器”却只有一个,那就是语言。如果用埃米尔‧本维尼斯(Émile Benveniste)的观点来解释,就是使用语言来规划和组织对方的想法。在手段上,花样也是层出不穷。
如上文所述,控制者常常会尝试多种手段,以便找到那个对他来说最有效的……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能把这些手段归为三组,或者说三类,有平凡无奇的,也有极为阴险、狡诈的:情感控制、精神骚扰,以及一系列谴责、抹黑、摧毁对方的行为。
想要知道自己是不是控制的受害者,并不容易,因为控制的目的就在于让我们对自我和自我感知产生怀疑。虽然有些控制是比较显而易见的,但是那些最有害的,恰恰是最难以看透的。想要看清这些控制行为,首先要能识别它们、定义它们、阐述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