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可以听到女性表示她们为建立、维持友谊而示好的举止常常被男性误解为性挑逗;反之,男性也认为自己发出的性邀约信息往往被女性解读为友谊友好的表现.就竟是不是真有其事?又是哪一方比较容易误解一性的举止呢?对此,挪威科技大学心理学系近日发表了它们的研究成果.
这份研究总共有308位异性恋者参与,平均年龄为18~30岁,59%为女性;其中有一半的女性与4成的男性并非单身.研究人员以面谈、提问等方式搜集资料;其所使用的问题与美国2003年所进行的类似研究相仿,如:
你是否遇到过对异性表达友善却被误解为对对方有“性趣”的状况?你是否曾对异性表示“性趣”却被误以为在表示友善?若有,这种情形有多常发生?
研究人员分析参与者的回答后发现,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将异性表达友善的举止误解为对自己有“性趣”;不过,若女性表现出“性趣”,男性解读错误的机率则非常稀少,而且是否单身并不影响他们察觉女性传递“性讯息”的敏感度.
研究者Mons Bendixen指出:让人惊讶的是,即便挪威被视为是世界上性别平等、性自由度发展、落实最好的国家之一,但是,我们研究结果竟然仍与美国于2003年的研究发现不谋而合.而美国的平等落实表现在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的排序为第20名.
Mons Bendixen表示,若从演化心理学的观点来分析此次的研究,这样的结果其实并不让人意外.演化心理学关注人类的心智如何随着时间发展、适应,其中一项该领域学者关注的议题就是不同性别在社会、文化影响下的心理发展.
根据演化心理学的假设:一个男性的后代数量多寡代表着他的生殖健康.而这取决于他能够让多少女人怀孕.因此,男性是否能抓住每一个可能发生性关系的机会对于其生殖能力的展现就变得极为重要.
但是对女性而言,能够同时与不同对象享受性爱的机会相较之下是具周期性且时间短的;伴随着性爱而来的代价是怀孕、生产及养育后代,这个过程中也丧失了与其他对象繁殖的机会.因此,在面对性事时,女性心理状态的演化倾向设定较高的择偶标准、在考虑到发生性行为之前会比男性更须要看到清楚明确的信息.
最后,Mons Bendixen说明:这样的研究发现支持演化心理学的假设,且验证其能够超越不同文化中的社会性别角色.不过,我们仍可以做出更多努力,教导人们了解、尊重性别之间的差异.同时,这将有助于降低性骚扰事件发生.研究团队现正针对更年轻的男女、造成性骚扰发生的可能性等,展开下一阶段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