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习惯当好人、没办法拒绝别人吗?如果你经常觉得在迎合他人,可能是“讨好型人格”在作祟。该如何摆脱“讨好”的习惯,学会真正爱自己?
你有讨好他人的倾向吗?《惯性讨好》一书提供自我检测方法:
你无法拒绝内心不想要接受的事?
你会在别人提出任何意见或评价时,不自觉想符合对方标准和喜好?
当别人看起来难过或生气时,你会立刻选择让步或妥协?
你很害怕被别人评价,特别是负评,为此总想做到让别人满意?
对别人的讯息总会秒回,深怕别人觉得被怠慢而不高兴?
你会隐藏自己,不让人了解你真正的想法或感受?
若需要提出自己的想法和需求,你总是特别紧张,不知道如何开口?
什么是讨好型人格?
讨好型人格常见于那些自我价值感较低的人,他们往往透过让别人满意来寻求内心的肯定,因此难以拒绝别人的请求,即便内心充满了不情愿,也会硬着头皮答应。
咨商心理师欧庭说:“他们可能心里有一个信念是:我只有让别人开心,我才是ok的、我才是有价值的,所以他们的自我价值感比较低落,也很容易受到别人的情绪影响。”
父母“有条件的爱”,小心养出讨好的孩子
会导致这样的讨好型人格,很可能源自于原生家庭的经验。欧庭提到,很多人在孩童时期,感受到父母“有条件的爱”,因此在成长过程中习惯了透过讨好来获得肯定,长大后就会应用到人际关系中。
什么是有条件的爱?许多父母会告诉孩子,只有表现好,才能得到奖励或称赞。“孩子会觉得,好像必须成为某个样子才能够被爱,所以我们在亲子关系中,不应该把每件事都与奖励挂钩。即便孩子没达到某个标准,我们也应该让他知道:即便你不是这个样子,我也依然爱你,你依然有你的价值,”欧庭强调。
讨好型人格常忘记爱自己,要学会划清界线、适时拒绝
讨好或许是在新环境或关系中,最简单快速博得好感的方法,却不是长久之计。因为当你习惯于帮助他人,对方很可能视为理所当然,一旦你开始拒绝,对方可能感到不满,这样的情况下,讨好型人格的人会更加害怕拒绝,进而更加讨好,最终陷入难以自拔、让自己身心俱疲的恶性循环。
如何多爱自己、摆脱讨好型人格?不妨试试以下做法:
自我认识:首先,了解自己讨好他人的原因,这是摆脱讨好型人格的第1步,认识到自己不必依赖他人的认可来证明自己的价值,也可透过专业心理咨商帮助了解讨好背后的原因。
学会适时地说“不”:这是最直接,但也是最难的一步。要练习如何在不伤害他人的前提下,坚定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当你习惯拒绝他人、不再担心被讨厌时,你会发现自我价值感逐渐提升。
学会划清界限,管理时间:区分事情的重要性和紧急性,可以尝试制作一个时间管理表,将事情依据“重要”与“紧急”分为不同的类别,当面对他人请求时,能清楚地判断这件事是否值得投入时间和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