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老年 > 晚年健康 > 三高症 >

心绞痛的特点及判断

发布: 2016-08-10 23:32:05  | 来源:www.xdjk.net  |编辑:现代健康网  |查看: 385次
收藏
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其特点为阵发性的前胸压榨性疼痛感觉,主要位于胸骨后部,可放射至心前区和左上肢,常发生于劳动或情绪激动时,持续数分钟,休息或用硝酸酯制剂后消失。本病多见于男性,多数病人在40岁以上。 
胸痛的原因是什么
典型的心绞痛有以下特点:
发作部位:常在胸骨后,范围模糊,约手掌或拳头大小,难以用手指精确 定位;常常伴有左肩、左臂、左手小指的放射痛。
疼痛的性质:为闷痛,有一种紧缩感或压迫感,自觉有重物压在胸前,常 伴有焦虑或濒死感;针刺样或抓挠样的锐痛,一般不像心绞痛。
诱因:最常见的诱发因素为活动,如快步走、上楼梯、情绪激动、饱餐。
发作时间:一般持续3 —5分钟,少于3秒或大于15分钟者很少。
缓解方式:含服硝酸甘油可在3 — 5分钟内迅速缓解。
因此,对于胸痛应详细收集以上五方面的资料。如果符合以上所述就应高 度怀疑心绞痛,但同时要注意排除其他易于混淆的疾病。
中老年人心绞痛常常不典型,尤其是老年病人大脑反应迟钝且常合并其他 器官疾病,因此心绞痛症状往往不够典型。如:
部位:可能是左胸或右胸,腹上区疼痛,甚至可以是左上肢、颈部、咽部、 下颌骨和牙齿疼痛。
性质:疼痛较轻甚至不痛,而代之以胸闷憋气。
诱因:除劳力活动外尚可以由其他疾病诱发,如上呼吸道感染或肺炎。由 于以上原因,老年人心绞痛易漏诊、误诊。
病人发生胸痛并高度怀疑心绞痛发作时’应及时选择适当的检查,以尽快 明确诊断,以免延误最佳诊疗时间。
心绞痛就一定会痛吗?
NO!有一患者走200多米或爬一层楼就感到胸闷,像胸口压了一块石头,休息2~3分钟左右就缓解。我告诉他,这是典型的心绞痛,需要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病人很疑惑的问,“我不痛啊,怎么会是心绞痛?”很明显是被心绞痛的“痛”字误导了!相当一部分患者心肌缺血发作时并不会产生明显的痛感。往往用“火辣辣的烧灼感”,“胸口压了块石头”或“胸口捆了绷带”的压迫感、紧缩感和胀闷感等词汇描述胸部的不适感。一定要注意,不要被心绞痛这个名字所迷惑,心绞痛不一定是心脏有绞痛感。
心绞痛就一定位于心前区吗?
NO! 典型心绞痛的发作时位于胸骨中上段之后,也可位于左侧心前区,范围约有手掌大小,往往没有明确的界限。如果认定心绞痛只会发生在心脏所在的部位,那就大错特错了。心绞痛发作时,可以通过身体的内脏神经系统放射到其他部位,但一般不会放射到下肢。
向两侧放射到肩臂和手,误诊为肩周炎和颈椎病等;
向后放射到后背,误诊为胸椎、脊背部肌肉疾病等;
向上发射到颈、咽、下颌、面颊部和牙齿,误诊为咽炎、三叉神经痛、牙病和下颌关节疾病;
向下放射到上腹部,误诊为胃病、肝胆疾病。
临床工作中曾经碰到过一例病人,因反复牙痛就诊口腔科;还有一例病人,因反复上腹痛就诊消化科,最后经冠状动脉造影都确诊是冠心病、心绞痛。这两例病人都有一个特点就是疼痛在活动过程发作,稍事休息就可缓解。一定不要把心绞痛的疼痛错误地局限在心脏部位,牢记心绞痛“喜静不喜动”的特点更重要。
含硝酸甘油有效一定是心绞痛吗?
NO! 经常遇到病人会问“含上硝酸甘油过一会胸口就不痛了。这不就是冠心病吧!”仔细一问,多长时间就不痛了?答案不一,有的是2~3分钟,有的是10多分钟,还有半个小时……。真正的心绞痛含化硝酸甘油缓解疼痛一般在1~5分钟之间。如果超过10分钟才能缓解,有两种可能,要么是不稳定性心绞痛或心肌梗死,要么根本不是心肌缺血。例如,有些食道疾病比如食管痉挛也表现胸痛,服用硝酸甘油就可缓解胸痛感,但是食管疼痛较心绞痛更常放射到背部,一定要就诊心内科以及相关专业的医生指导诊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转载自网络,发布文章 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另:文章 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