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是由于心肌持久严重缺血而引起的部分心肌坏死’绝大多数心梗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合并血栓形成或持续性的痉挛使管腔发生急性阻塞而形成的。
晚秋和早春是一年之中人们最容易患病的时期,许多垂危病人往往也是在这个时期停止了呼吸。有关资料表明,每年4月和11月是我国心肌梗塞的发病高峰期,占全年发病的65%左右。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晚秋是气候改变最大的时候,温差、风速以及大气压等处于极大的波动状态,这种变化多端的气候能使人体内环境失去平衡,导致冠状动脉痉挛而梗塞。
当寒潮来临,气温突变时,人体内的去甲肾上腺素突然升高,引起心跳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全身血管乃至冠状动脉发生收缩、痉挛。有时仅仅是脚底受凉也会因反射区末梢血管收缩引起一过性的冠状动脉血管痉挛。寒冷还会影响睡眠,造成焦虑,又能使体内儿茶酚胺类血管活性物质升高,导致冠状动脉痉挛而诱发心肌梗死。
典型的急性心梗,发病前首先是心绞痛次数增多,反复发作,并一次比一次重,含几片硝酸甘油后,也不能缓解。但是,老年人多出现不典型的症状,甚至根本不痛。所以要注意观察。
因而年龄较大或已有冠心病的人’寒冷时节应做好防寒工作,谨防心梗的发生。具体方法是:
a.要重视防治诱发疾病。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动脉硬化等,是引起心肌梗死的根源。尤其是平时没有明显症状,而家庭中有上述病史者,更应注意。要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注意软化血管的治疗。
b.要注意发现心肌梗死的先兆。心肌梗死虽发病急,难以预测,但发病前也有一个过程,出现一些早期信号,预示近期很可能发生心肌梗死,如果能了解这些信号,积极防治,会大大减少危害性,甚至不发病。因此,一旦出现如下征兆者应引起高度警惕。如近来出现无任何原因可查的疲劳,胸闷胀痛或突然出现心绞痛发作频繁,而且程度加重,时间延长以及近期内出现心律反常等,当夜间突然出现心慌、气短、不能平卧、不断咳出泡沫血痰,突然不省人事、摔倒在地,头晕、无力、心跳缓慢(每分钟30—40次)心律不齐,原发性髙血压患者突然血压下降,极度虚弱、疲劳、出冷汗面色苍白、神志恍惚;上腹痛、恶心、呕吐、腹泻,都必须考虑急性心梗的发生,应尽快送医院诊治。有90%的心肌梗塞是可以死里逃生的,真正体现了“时间就是生命”这句话的含义。
c.做好家庭护理。要注意每天天气预报,随着天气冷暖及时增减衣服,要稳定血压,可控制心肌耗氧量。居室温度最好保持在15'C以上,注意补充水分,以控制机体血液黏稠度,防止形成血栓。外出应戴口罩,防止寒冷空气刺激冠状动脉,每餐不可过饱,以防增加心脏负担或受挤诱发心绞痛。应禁止吸烟,防止降低红细胞携氧能力及减少心肌氧供给量。此外,冬季还应注意保持足量蔬菜、水果的摄入,防止便秘,摄入足够的水分,坚持适当的体育活动等等,都可以预防心梗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