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就有这样的例子。患者是年纪尚轻的黄小姐,因为车祸受伤导致记忆力受损,在哥哥的带领下,在这几年持续来到我的门诊开药和追踪,算起来彼此都熟识了。
前几天又是回诊日,黄先生一进门诊就愁眉苦脸:“陈医师,近来我妹妹即使洗过澡了,但只要过1、2个小时,就说今天还没有洗澡,有时候我被吵得受不了,只好让她再洗一次。”
“更麻烦的是『吃饭』这件事,我都让她吃过饭了,但饭后连30分钟都还没过去,她就会吵说还没有吃饭,根本忘了刚刚才吃过,总不能我老是在备餐、让她一天到晚吃吧?我要怎么办才好呢?”
“忘了已经吃过饭”这道题,已经算是脑部患者给医师的必考题之一了。患者的记忆力受损,所以很容易就忘东忘西,对已做过的事情没有印象,要求再来一次。家属难免心烦气躁,“忘了已经吃过饭、要再吃一顿”,就是最易让照顾者抓狂的问题之一。
少量多餐控制热量 患者想多吃几次也无妨
面对这样的问题,要怎么处理比较好呢?基本原则都是一样的。首先就是不要否定患者的感觉,再怎么累都要努力把快要冲出口的那一句“你刚刚才吃(做)过”这句话吞进去。毕竟对患者来说,他的感觉很真实,即使肚子鼓胀,他的感觉就是“没吃到”,此时若听到家属反驳的话,很容易就觉得自己的身心都被折磨了。所以照顾者要让自己和患者站在同一阵线,尝试着说:“好的,我知道了,我等等帮你准备午餐(晚餐)过来。”
至于要不要准备、怎么准备,这些才是接下来的问题。很多时候拖延一下、转移一下患者的注意力,有可能患者就忘了想吃饭这件事。
但若患者还是持续想吃,所有照护手册上教导的方法当然可以拿出来用,例如将一整餐的份量事先分割为2、3份,每次患者要求吃、照顾者就拿1份出来,以少量多餐的方式来处理,让患者摄取的热量维持在合理的范围内。
另一个维持热量的方式是从食材下手,若知道患者会频频要求进食,那就拿低脂、低热量的食材来替代,例如用蒟蒻面来替代传统面条、用仙贝或高纤苏打饼来取代果酱夹心饼干等等。
但光是这样做就一定有效吗?
随着看诊经验的增加,我愈来愈领悟到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服务病人”,简单的说就是要“以患者为中心”,这样想来,前面所说的方式当然没有不对,可是这个过程中似乎是以家属为主、让家属来引导改变,那么患者的角色呢?难道患者只能是被动地接受照顾吗?而这样真的好吗?
于是我回头问问黄先生:“你可以说说是怎么帮你妹妹准备三餐、你们又是怎么吃饭的吗?”黄先生先是一愣,似乎没想到会被问起这样的问题。
我向他解释,有些人吃起饭来狼吞虎咽速度非常快,扫光一顿饭可能连15分钟都不需要,如果时间这么短,当然对于吃过了没就很容易忘记。
用餐这件事,其实是有“过程”的,平日里黄先生就和一般家属一样很用心为妹妹把食物烹煮好后端上桌,然后叫黄小姐来吃饭,因此黄小姐的用餐过程很短,除了吞咽的速度快之外,更因为对她来说,“吃饭”这件事是从拿起筷子开始,很快吃完后,她也不负责洗碗,所以当她放下筷子,吃饭这件事情就结束了。
在这个过程中,患者是被人“服侍”的,她只负责“吃饭”这个步骤,时间短、步骤单纯,若是用餐过程中还是自己一个人独食,那就难怪她很难记得“啊,我刚才吃饭了”这件事了。
增加“吃饭”流程的参与感 留下印象深刻的过程
那么我们能不能改变一下这个过程呢?
我这样告诉黄先生:“或许你可以邀请她陪你去市场(超市)买菜,买菜回家后一起进厨房洗菜、煮菜,分工合作端上桌或摆餐具,大家一起吃饭,边吃边谈谈日常生活,吃完后不可以筷子一丢就走,要等大家都吃完、一起收拾善后,有时候晚餐结束还可以配合垃圾车到来的时间,让她一起出门去丢垃圾、顺便散散步。这样的安排本来就对患者的推迟退化有帮助,更能让你尝试看看,能不能减少妹妹说『没吃过饭』的频率。”
假如不自己煮,改买便当,这个方法还是可行的。“例如先讨论一下要买哪一家、决定好后一起出门,两个人一路聊着要点什么菜色来吃,藉由讨论来加深印象。到了店里、买好便当,当场坐下来吃或者带回家吃都可以,总之就是吃慢一点,狼吞虎咽本来就对健康不好。你和妹妹吃饭后一起回家的路上,还可以再问问刚才吃得如何、下次要换哪一家之类的。”
说到这里,黄先生应该是听懂我的意思了,关键就是想方设法要让患者感觉到“过程”,所以事情不是“做完”就好了,而是要让患者真实体会到“做过了”,就照顾的角度来说,很多时候“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呢。
坐在我眼前的黄小姐还年轻,但这样的照顾原理依然可以沿用在以年长者为主的失智症患者身上。对许多老人家来说,吃饭量少、选择性不多,若又加上子女工作忙碌,许多时候是买了便当来探望,但饭菜往桌上一摆就继续忙碌,让老人家独坐桌角进食。这个用餐过程对他来说,就不会是一件快乐到足以记忆的事情,难免就会忘了自己已经吃过了。
因此面对患者“忘了已经吃过饭”这样的老问题,让我们换个角度来尝试面对,舍弃掉“求快”的想法,让照顾一事真正回归到“生活照顾”,有时候缓下来过日子,才能让患者和照顾者同时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