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性痉挛是一种常见于6个月~5岁儿童的良性状况,这种痉挛通常在孩子体温迅速升高时发生,并非由脑部感染或其他重大疾病引起,因此通常对健康无长期影响。多数热性痉挛案例症状为全身性抽搐,表现为短暂的双眼翻白、肢体僵硬或不自主抽动,持续时间通常少于5分钟。
如何应对孩子的热性痉挛?
一般来说,热性痉挛在抽搐结束后,孩子的意识会逐渐于1小时内完全恢复,无需进一步治疗。然而,家长需留意的是,孩子抽筋时是否出现异常症状,例如持续超过5分钟、不完全恢复意识或伴随其他异常症状(如:颈部僵硬、持续嗜睡)。
当孩子出现热性痉挛时,首先应确保孩子处于安全的位置,例如让孩子侧躺,避免因抽搐而导致气道阻塞或跌落受伤。同时,应记录抽搐开始与结束的时间,并观察孩子的呼吸是否平稳。抽搐结束后,家长应持续观察孩子的状态,并注意有无发烧持续升高的情形。
若孩子在痉挛后快速恢复清醒且活动如常,一般无需紧急就医。但若抽搐持续超过5分钟,或发作后孩子意识未恢复,应立即就医,以排除其他严重病症的可能。
反复癫痫、意识不清恐脑病变
感染引发脑病变症候群是一组由感染触发的脑部功能异常疾病,病因通常与病毒或细菌感染后的免疫反应有关,而非直接的脑部感染。常见的诱因包括流感病毒、新冠病毒、腺病毒以及其他病原体。
此症候群包含多种类型的脑病变,每种皆具有不同的特征与严重程度,包括:
急性爆发性脑水肿(Acute Fulminant Cerebral Edema, AFCE)
出血性休克脑病变症候群(HSES)
儿童急性坏死性脑病变(Acute Necrotizing Encephalopathy, ANE)
伴随双相癫痫发作和晚期扩散受限的急性脑病变(AESD)
伴随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的轻度脑病变(MERS)
发烧性感染相关癫痫症候群(FIRES)
脑病变症候群4大急性症状
与单纯的热性痉挛相比,感染引发脑病变症候群的病程与症状更加复杂。热性痉挛多为短暂发作,且孩子通常能于抽搐停止后1小时内意识恢复。然而,感染引发的脑病变症候群患者通常表现出持续超过24小时的急性脑病症状,包括:
意识不清:患者可能陷入嗜睡、昏迷或唤醒困难。
行为或个性改变:如不明原因的烦躁、冷漠或极端情绪反应。
肢体无力或瘫痪:部分病患可能出现单侧或全身性肌力减弱。
反复癫痫发作:尤其是难以控制的癫痫重积状态。
这些症状不仅延续时间较长,还可能进一步恶化,对孩子的脑部功能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因此,正确区分感染引发的脑病变症候群与单纯热性痉挛对于医疗处置尤为重要,能够有效改善病患的预后并减少后遗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