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母婴 > 生儿育女 > 疾病预防 >

小儿推拿手法轻重补泻的原理

发布: 2014-04-11 16:09:32  | 来源:www.xdjk.net  |编辑:Wakoo  |查看:
收藏
小儿推拿手法轻重补泻的原理
小儿推拿手法轻重补泻的原理
小儿推拿专以手法外治见长,且十分讲究手法的轻重,正如《厘正按摩要术》所说:“手法有轻重,治数有多寡,胥得其宜,按摩自无不效。”可见,手法轻重适宜是按摩取效的重要因素。笔者据临床体会和有关文献,对小儿推拿手法轻重说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应用。
1 手法轻重的范畴和施术技巧
清代张振鏊在《厘正按摩要术》中首次将小儿推拿手法归纳为八法:“首按摩,继以掐、揉、推、运、搓、摇,合为八法。”并指出:“掐从按法出,推从摩法出,搓、摇、揉、运是较推法之从轻者,亦无不从摩法出,按少摩多者,均以宣通为得其法也。”故小儿推拿手法实分为按类和摩类。明代周于蕃曰:“按而留之”,“摩以去之”,“推则行之”,“拿则持之”,说明按类手法有“留”、“持”之势而意静属阴,摩类手法有“去”、“行”之势而意动属阳。一般地,按类手法刺激性强,力度深达肌肉筋骨,可产生胀痛不适感,性刚属重手法,包括按、掐、拿、捏等;摩类手法比较柔和,力度仅达皮肤及皮下组织,可产生温和舒适感,性柔属轻手法,包括摩、揉、推、运、搓、摇等。但轻重手法没有绝对标准,还因手法作用的具体部位之解剖特点和患儿的耐受力而异,如按印堂为重手法,按天枢为轻手法。因此,要正确施用小儿推拿轻重手法,必须掌握手法的施术技巧。《厘正按摩要术》系统地总结了小儿推拿八法的施术技巧,对后世正确施用小儿推拿轻重手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小儿推拿手法的施术技巧
按法 以右手大指面直按之,或用大指背屈而按之,或两指对过合按之。其于胸腹者,则又以掌心按之,宜轻宜重以当时相机行之
摩法 摩法较推则从轻,较运则重,或用大指或用掌心,不宜急不宜缓,不宜轻不宜重,以中和之义施之
掐法 以大指甲按主治之穴,或轻或重,相机行之
揉法 以手宛转回环,宜轻宜缓,绕于其上也,是从摩法生出者
推法 凡推而向前者,必期如线之直,毋得斜曲。以手指蘸汤推之,干推恐伤皮肤,过于湿则难于着实,以干湿得宜为妙。推是摩中之手法最重者
运法 四面环绕运动之,宜轻不宜重,宜缓不宜急
搓法 两手相合而交转以相搓也,或两指合搓,或两手合搓,各极运动之妙,是从摩法中生出者
摇法 宜缓宜轻,可以活经络,可以和气血,亦摩法中之变化而出者
2 手法轻重补泻的原理   
临床中,实证患者往往机体耐受力较强,脏腑机能常过亢。运用性“刚”的重手法,刺激量较强,能抑制其功能过亢,使体内阴阳维持在相应的平衡,而虚证患者机体耐受力弱,脏腑机能低下,则运用性“柔”的轻手法,刺激量较弱,适应机体承受力,能调节和提高机体脏腑功能。在推拿治疗过程中,凡具有直接祛除机体内病邪的作用,或抑制脏腑机能亢进作用的称为“泻”,凡能补充人体物质之不足或增强脏腑机能作用的,称为“补”。小儿推拿临床讲究手法轻重补泻,如近代山东的张汉臣推拿法长于此补泻法:张氏治体虚儿外感高热,方中用补脾土、推三关以扶正驱邪,但手法微快微用力,达到补中有泻,虽有热邪而不致闭门留寇。此为张氏将轻重补泻和徐疾补泻结合使用之例。临床上,邪气实者,卫气奋起抗邪,经脉鼓动,气血滞涩,体表阻抗偏大,自然需要操作力大且急快以克服阻力,祛邪外出。反之,正气虚者,肌肤不充,气血不荣,毛发稀疏,阻力偏小,自然需要力轻且缓和以助正气,固摄机体。正如《千金翼方》所曰:“凡病皆由气血壅滞,不得宣通”,《圣济总录》据此指出,“大抵按摩法,每以开达抑遏为义。开达则壅闭者以之发散,抑遏则慓悍者有所归宿”(《圣济总录》),轻手法开达与重手法抑遏相辅相成,共奏阴平阳秘之效。
现代神经生理学研究
缓和的轻手法连续刺激有兴奋周围神经的作用,但对中枢神经有抑制作用,此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处于优势。副交感神经可保持身体在安静状态下的生理平衡,其作用有三个:①增进胃肠的活动,消化腺的分泌,促进大小便的排出,保持身体的能量。②瞳孔缩小以减少刺激,促进肝糖原的生成,以储蓄能源。③心跳减慢,血压降低,支气管缩小,以节省不必要的消耗。
急速的重手法短时刺激可兴奋中枢神经,抑制周围神经,此时交感神经活动处于优势。交感神经主要作用在于动员机体各器官的贮备力,以应付环境的急剧变化,保证人体紧张状态时的生理需要。其主要功能①心跳加快,皮肤及内脏血管收缩,冠状动脉扩张,血压上升,小支气管舒张,②胃肠蠕动减弱,膀胱壁肌肉松弛,③唾液分泌减少,分泌汗液、立毛肌收缩等。
因此,张汉臣推拿法常将轻重补泻和徐疾补泻结合使用,徐缓的轻手法达到促进机体合成代谢的作用,此为补;急速的重手法达到促进机体分解代谢的作用,此为泻。
3 手法轻重的临床应用原则   
小儿推拿要临床正确使用轻重手法,必须注意四方面:一、推拿手法力度本身有轻重之异,二、不同病儿个体对手法的耐受性不同, 三、不同的疾病需要轻重不同的手法, 四、随着治疗的深入、病情的变化,即使同一病儿手法的轻重也应不同。这样才能使手法轻重,“各至其理,无过其道”(《素问•刺要论》)。
3.1因人因时因地而异  《幼科推拿秘书》曰:“初生轻指点穴,二三用方凭,五七十岁推渐深……年逾二八长大,推拿费力支持。”盖“婴儿者,其肉脆、血少、气弱”,“年质壮大,血气充盈,肤革坚固”(《灵枢•逆顺肥瘦》)。故临证手法轻重“必因其形而取之,方得其当” 
人体因四时地理不同而有生理差异,如夏季则腠理开疏,常自汗出,手法宜轻柔,以免汗出表虚、津伤致变;冬季则腠理致密,不易汗出,治宜发汗解表者当用重手法。又如北方偏寒,气候偏燥;南方多湿,气候偏温。故对北方地区小儿施用手法宜轻些,免伤皮肤;对南方地区小儿施用手法宜重些,施术的时间也应长些,以达深透。
3.2 因病证而异    笔者用前后同时按揉膻中和肺俞法治疗小儿哮喘、感冒,开始时用轻手法,使周围(传入神经)组织兴奋性增大,既提高了传入神经的传导性能,又提高了周围软组织对手法的适应性,以后手法渐加重,以兴奋中枢,提高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发汗解表、平喘效果较好。而用摩腹治疗便秘、胃肠功能虚弱时,用较长时间的轻手法, 使中枢神经抑制,此时副交感神经兴奋,胃肠活动加强,平滑肌张力增高,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3.3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  小儿推拿临床常将轻重手法杂合应用,如《厘正按摩要术》所说:“按少摩多者,均以宣通为得其法也”。即小儿推拿以摩类轻手法为主,杂合按类重手法为辅,达到宣通气血的目的。如掐后必用揉,因掐法“用以代针,掐之则生痛,而气血一止,随以揉继之,气血行而经络舒也”。手法刚柔相济,才能调整气血阴阳,使患儿回复到阴平阳秘的生理状态。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转载自网络,发布文章 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另:文章 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