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算哺喂母乳的妈妈必须在产前就先做准备,了解泌乳的启动状态、原理,以及哺喂时会遇到的问题。建议每位妈妈在产前都要做哺乳方面的功课,虽然无法保证做了准备就不会遇到问题,但至少知道遇到问题可以如何解决,且事先做过了解才能避免错误的信息。
母乳哺喂的10个常见问题
Q1:挤不出还疼痛瘀青,想放弃又想让孩子喝母乳?
害怕挤乳的妈妈,产后更应该即早尝试亲喂。许多母婴亲善医院鼓励自然产后4小时就开始第1次的哺乳,只要找到舒适的姿势,让孩子主动寻乳吸吮,在没有奶瓶奶嘴的干扰下,哺喂都能有很好的开始。
产后3~5天,因荷尔蒙的调整会产生生理性胀奶的情况,很多妈妈称作石头奶,这时候只要频繁的哺喂,必要时再搭配手挤乳缓解即可。
通常挤乳造成乳房疼痛瘀青,大多是因为挤乳姿势不当所致。挤乳要轻柔用拇指食指握成C型,在乳晕外约一横指宽的位置对压,轻柔反复地按压方式将乳汁移出,不要在乳房上滑推硬挤,才不会造成乳房表面皮肤受伤、甚至伤及乳腺组织而造成严重的乳腺炎。
哺乳期乳房疼痛、胀奶确实会让母亲感到担心害怕,也许会心生退奶的念头,但同时又想让孩子能喝到母乳,在这矛盾挣扎中严重影响产后的情绪,因此鼓励父母找到正确的同侪支持、或专业的哺乳咨询,是在放弃哺乳前可以再多做一点努力的部分,而通常很多的哺喂困难或乳房问题,都可以在适当的支持与协助下,朝向父母想要的哺喂目标前进。
延伸阅读:亲喂必学6口诀「送一面大贴纸」!让妳第一次喂奶就上手
Q2:亲喂造成乳房疼痛、宝宝也吃不饱,应该如何解决?
孕期16周左右乳腺就开始发育,20几周开始分泌初乳、乳汁,大部分足月生产的妈妈产生的母乳是足够哺喂孩子的。如果孩子一出生就是以亲喂的方式吃奶,印象会让他知道喝奶的方式是如此,自然学会正确含乳,反之如果先接触到奶瓶、奶嘴,之后再回到妈妈乳房就容易发生含乳姿势不一样,造成妈妈乳房疼痛、受伤,让妈妈害怕亲喂,觉得喂得不好、宝宝吃得不好。因此,正向的开始与循环,才能让妈妈的哺乳较为顺利。
Q3:妈妈的乳房问题也是因为哺乳、含乳不正确导致的吗?
大部分哺乳时感到乳头疼痛多是因为含乳姿势不正确所致,比如产后初期没有频繁哺喂造成乳房肿胀,宝宝又接触了奶瓶奶嘴导致含乳不佳造成妈妈乳头受伤,受伤后又造成妈妈疼痛不哺乳,乳房肿胀发炎、乳腺炎问题。因此,乳房问题不仅是展现在受伤部位上,而是与产后的哺喂型态息息相关,包括前面提到的母婴分离、奶瓶的介入等。
延伸阅读:怎样喂奶才轻松?4种哺乳姿势这样做
大部分哺乳时感到乳头疼痛多是因为含乳姿势不正确所致
Q4:选择亲喂,代表妈妈无法充分休息?
宝宝出生后需要很频繁的哺喂,初期的哺喂确实会造成妈妈较疲累的感觉,尤其是产后身上还有伤口的状况下更会造成疼痛。
新生儿约2~3小时就要喂奶,如果宝宝在身边,当宝宝用肢体语言发出饥饿讯号,父母就能很快速的响应孩子的需要抱到妈妈身上哺喂,也不用担心等到很饿大哭才哺乳,就像肚子饿餐点迟迟未送来,你会生气一样,宝宝也是,他的最后手段就是哭闹,而哭闹也会让宝宝无法好好含上乳房或者就哭累了想睡,都不是有利于亲喂的情况。
Q5:亲喂一定要母婴同室吗?
妈妈可能会害怕与宝宝相处会无法休息,其实亲子同室除了方便哺喂孩子外,另一个功能是帮助妈妈熟悉孩子的作息,让母婴的作息同步。因为新生儿除了频繁哺喂外,就是长时间的睡眠,产妇在产后若跟着孩子的作息,宝宝休息妈妈也休息,虽然要很频繁的喂奶,但也很频繁的在休息。
虽然产妇会希望利用在孩子入睡后把握享受自我的时间,但这样反而接受更多外界的干扰,影响到休息的时间,因此建议家有新生儿的父母都应该先体认到一个事实—没有一觉到天亮这回事,至少在头三个月是比较困难的。
Q6:宝宝总是哭着要喝奶,妈妈已经喂到受伤怎么办?
宝宝想要喝奶会先有一些“饥饿的讯号”出现,妈妈不用等到哭才喂。宝宝睡醒时通常会先安静一段时间或发出一些细微的声音,想吃的时候会开始出现转头、吃手、嘴巴微张,开始舔舌头、吐舌去舔的动作,妈妈观察到就要尽快响应,开始检查尿布、跟宝宝说话,然后开始喂奶。这种状态下的宝宝是非常平和的,便能好好的练习含乳喝奶。
反之如果错过宝宝的讯号没有响应,宝宝便会开始哭闹发出抗议声,这时就要先花时间安抚宝宝让他冷静,特别是新手妈妈,当下可能会很着急于安抚喂奶,但宝宝饿的急就会吃的急,容易造成妈妈乳头受伤的情况。因此,尽早观察宝宝的饥饿讯号,宝宝也能学到不需要用哭表达自己的需求。
若妈妈已经受伤,仍可以持续哺喂,但需要去检视整个哺乳过程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造成母亲受伤,伤口需要适当的照顾,复原也需要时间,若痛到无法亲喂,患侧乳房也应该持续挤乳将乳汁移出维持泌乳,这样等伤口复原一样能让宝宝回到乳房上亲喂。
Q7:如何看宝宝有没有喝到奶水、有没有吃饱?
可以观察宝宝是否在妈妈的乳房上放松睡着,另外也能观察自己的乳房,如果感觉从原本较为饱满到变得松软,代表乳汁已经被移出,是宝宝有喝到奶水的讯号。大部分妈妈,都觉得亲喂没办法看到宝宝喝了多少,想要把母乳挤出来放在奶瓶里眼见为凭,反而多了额外挤乳、消毒奶瓶的步骤。
确切的评估方式是看宝宝的尿布量,如果宝宝奶水量喝的足够,尿布量就会够,一般宝宝出生一天要有一片湿湿重重的尿布,以此类推五到六天后要有五到六片湿尿布,如此确定宝宝喝的奶量是足够的;另外足月前的宝宝最好每天都要有大便,同时注意儿童健康手册上大便卡的颜色对照。除了上述的方式,宝宝出生头几个月每个月都会有健检或预防针注射,这时测量体重便是更具体了解宝宝有没有摄取足够母乳奶量的方式。
除了上述方法外,宝宝如果没吃饱就会有讯号,排除其他因素(尿布要换、不舒服)后,也许就是肚子饿了,那妈妈就继续哺喂。宝宝有时会有很密集喝奶的状况,但不会一直哭闹,若有这种情况就应该评估宝宝是否在每次哺喂过程没有充分喝到足够的奶水,这也说明哺喂情况事非常个体性的,若有疑虑一定要和有经验的同侪哺乳指导或泌乳顾问讨论评估。
这边要提醒,与刚出生的新生儿在一起就是把时钟丢掉,不要在意喂几分钟、间隔多久喂,产后的阶段最重要就是去看你的孩子,因为孩子还不会说,只能透过去看才能知道宝宝需要什么,实际看过后才会明白宝宝哪种状态是要喝奶、甚么时候是吃饱了,都要亲自看过才会晓得。
延伸阅读:纯母乳宝宝生长较慢?原因在于缺少这2个重要营养素
如果宝宝奶水量喝的足够,尿布量就会够
Q8:月子期间想休息但又想亲喂宝宝,怎么做才能两者兼顾?
主要还是要看产妇的意愿,但前提都还是母婴尽可能不分离,依照孩子需要频繁哺喂。若妈妈采挤乳方式,建议白天尽量仿真宝宝吸吮的频率挤乳,二次挤乳间隔不宜超过四小时,亲喂则以2~3小时的频率较佳,要积极响应宝宝的饥饿讯号,夜间若需要较长时间睡眠,至少睡前(例如12点)挤最后一次,间隔5~6小时起床挤奶一次再睡回笼觉,这样坐月子期间会比较能维持奶量又得到休息。
Q9:哺乳期用药,会对孩子产生影响吗?
如果妈妈有疾病需要就医,可事先跟医生说正在哺乳,请医生开对宝宝来说较安全的用药。如果不确定药物成分是否会影响,可以在拿药的时候咨询药师,药师会告知妈妈药物的成分,以及喂奶与吃药可以如何间隔。目前大部分的药物极少会对宝宝造成影响,一般的感冒、看牙医等简单的治疗,或是皮肤科等外用的药物基本不太会影响到哺乳喂奶的情况,但因为药物牵涉到较为专业的部分,还是建议担心的妈妈可以向药师或是母婴亲善的医生询问。
延伸阅读:什么时候生第二胎比较好?妇产科医师的4个专业建议
Q10:超过六个月,还要继续喂母乳吗?
六个月的宝宝要开始练习用口咀嚼,学习不同于喝奶的进食方式。目前世卫组织建议纯母乳哺喂是到六个月,六个月之后渐进的添加副食品。
六个月是宝宝肠胃道开始发展成熟的阶段,可以开始接受一些副食品,再加上母乳内某些养分,例如铁质、钙质,不够宝宝生长的需要,因此需要从副食品里摄取,但母乳内依然存在许多养分跟活性的抗体,对宝宝来说是好的,因此,妈妈也可以持续哺喂到孩子两岁以上,之后要喂到什么时候就看妈妈跟孩子决定。
很重要的一点是伴侣也要在产前一起了解哺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