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程度的脱发需要治疗?专家总结判断标准
8月26日至28日,第六届全国毛发学术会议在长沙召开,海内外众多毛发领域专家学者汇聚一堂,交流医学研究和临床成果,并重点就雄激素性脱发(下文简称“雄脱”)当前患者情况、新款药物研发现状及新版中国雄激素性秃发诊疗指南等做了说明与分享。
全国雄脱患者已突破一亿,抓住最佳治疗期迫在眉睫
据了解,雄脱又称为脂溢性脱发、遗传性脱发。症状为患者头皮脂肪过量溢出,常伴有头屑增多,头皮油腻,瘙痒明显。多发生于皮脂腺分泌旺盛的青壮年。患者一般头发细软,有的还伴有头皮脂溢性皮炎症状。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张建中介绍称,其团队曾在2010年就全国雄脱患病率进行全国抽样调查。
结果显示,18岁以上成年男性的患病率21.6%,女性约为6%,结合当时中国人口情况,预估中国雄脱患者已突破一亿人,青年男女“未老先秃”已成为当下常态。
张建中表示,雄脱的最佳治疗期与其他慢性疾病相同,发现越早并进行及时治疗,效果也越好。“按照脱发临床七个等级来看,三级以上需要考虑诊疗,如果是在第6、7等级时才进行诊疗,那么哪怕已经移植了1000根头发,效果也不是很好。”
内外治疗双管齐下,雄脱治疗研究已有新进展
针对雄脱患者的治疗,张建中表示,通过早期干预和正规服药,能够让头发自己长出来,这是最理想的状态。如果雄脱诊疗较晚,也可通过药物服用和毛发移植并用来进行有效治疗。
“将来我们治疗雄脱的手段会越来越多,患者也会有更多的选择。”张建中特别强调,国内雄脱患者一直以来都有一个误区,认为秃发治疗必须靠毛发移植,药物治疗没有作用。“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毛发移植前后都需要服用药物。”
他表示,服用药物是促进毛发的自然生长,毛发移植是从后脑勺移植到前额,后脑勺的头发是天然对雄激素不敏感的,如果不服用药物,容易因毛发对雄激素敏感的不同,造成移植后前额头发生长出现差异,致使前额不美观,治疗效果不理想。
因此,他建议,毛发移植前服用药物,尽可能把不需要移植的头发全长出来。移植后继续吃药能够毛发维持均匀生长。
药物推荐方案逐级划分,新版诊疗指南即将出台
除了对新款药物进行披露说明,本次会议还对即将出台的中国雄激素性秃发诊疗指南(2022年版)进行了预告,这是该指南自2014年版后,时隔8年的新版本。
“对治疗药物的推荐方案进行医学等级划分,这是上一版指南所没有的。”张建中指出,2022年版指南将按照国际惯例,把每一种药物疗程及治疗方案照循证医学的证据的等级划分,药物根据疗效及作用分为强证据登记和弱证据等级;同时医生的诊疗推荐也将分为强推荐或弱推荐。
新版诊疗指南将有助于皮肤科医生,特别是从事毛发疾病诊疗的医生,更规范和专业的开展诊疗行为,提升国内毛发疾病诊疗水平。
张建中表示,经过五六年不断地沟通交流及互相学习,学术界、企业界、医生乃至患者都对脱发性疾病有着越来越高的认知,正规就诊患者也越来越多。“我们希望新版指南的推出,有利于把中国脱发的规范化诊疗再往前推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