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皮肤晒伤晒黑,除了勤擦防晒油、防晒乳之外,还要注意防晒防蚊应分开擦,需间隔至少15分钟;若不幸晒伤,也能在家透过自制“中药晒伤液”有效舒缓皮肤不适,安全又温和适用于各族群,使用后会让皮肤形成一层保护膜,在修复肌肤的同时还能保持滑嫩。
防晒产品的挑选重点,在于认明包装外部的PA与SPF系数标示,分别代表对抗紫外线UVA与UVB的延长时间倍数。像是UVA会造成皮肤晒黑、长斑与老化,PA每多1个+号,即再多出2到4倍推迟晒黑的防晒时间;UVB则会造成皮肤晒红或晒伤,SPF系数越高代表推迟晒伤的时间就越长。
皮肤晒伤紧急处理方式
身体若真的晒伤,紧急处理方式最好先以冷水降温,并用卫生纸沾水或湿纸巾擦拭冷却患部皮肤后,再来擦芦荟凝胶;或是用刀切开芦荟剖面,以果肉凝胶来擦敷,能让皮肤形成保护膜,不受忽冷忽热导致过度刺激,在短时间内具皮肤修复效果。
若居家使用新鲜芦荟时,建议取其新鲜果肉类似果冻凝胶的部分;并留意芦荟的绿皮部份,在处理时应避免接触黄色汁液,因其含有的芦荟大黄素(Aloe emodin),恐怕会导致皮肤过敏等现象。
先擦防晒乳,再喷防蚊液
今年比以往气温更高,很多民众疑惑防晒乳和防蚊液顺序该怎么擦才正确,专家解答“先防晒后防蚊”效果最明显且安全性最高,两者至少要间隔15分钟再擦,可避免防蚊液中内含化学成分“二苯甲酮”的混合反应,可能会造成部分民众皮肤刺激,引起头晕恶心的现象。
3步骤DIY中药晒伤液
若不幸晒伤,王仪絜建议可在家自制中药晒伤外敷液,主要具有降温、清热抗菌、皮肤修复3大功效,安全又温和并适用于各族群护理。
晒伤液制作方法
将雷公根、蒲公英、黄芩、白及与生甘草等具津热解毒、抗菌的药材,各取3钱(约12公克)倒入锅中,水面要覆过药材。
加入水、米酒,浸泡30分钟以溶解萃取其精华,煮开后再小火熬煮20分钟。
随后放入冰片(薄荷亦可)搅拌,并熄火放凉。
使用方式
用药护理时,以药物沾湿干净纱布,敷盖晒伤部位约10~15分钟,每日可敷贴3~4回。
要注意的是,在纱布略干前就要换敷新的一块,避免皮肤有伤口易造成沾黏。
未用完的药液,应置于深色阻光瓶以冷藏保存,并在7到10天内使用完毕,避免变质影响药性。
取6种清热解毒药材,加米酒、水,就能在家简单自制中药晒伤液。
另外,民众若有服用血管收缩剂、三环抗忧郁药、抗组织胺药物等特定药物者,可能会影响流汗或其散热作用,恐怕会增加中暑机率,要注意避免在日光高温时间外出晒太阳;若有服用乙型阻断剂者,则是会影响皮肤血流,降低散热功能;在服用中药的部分,如何首乌与白芥子,也会引起高热,呼吁民众要特别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