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健康百科 > 骨科 > 椎间盘突出 >

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相关的影像学病理诊断

发布: 2012-12-17 13:03:39  | 来源:现代健康网  |编辑:王扬  |查看:
本文相关:腰椎间盘突出
收藏
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相关的影像学病理诊断
(一)黄韧带肥厚
黄韧带的主要改变是松弛肥厚、钙化与骨化,黄韧带分为椎板间部和关节囊部,正常厚2-4mm。慢性劳损可使黄韧带肥厚增大至lcm以上。椎间盘突出的病人腰椎多数生理前凸变平或后突,黄韧带经常处于紧张状态,因紧张劳损而增厚。椎板间部增厚的黄韧带可向椎管突入。压迫硬膜产生椎管挟窄,而关节囊部肥厚的黄韧带,可直接压迫神经根,产生类似椎间盘突出的征象。成为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的一个重要因素,部分病例可见黄韧带骨化。
(二)退行性腰椎滑脱
腰椎间盘突出可造成退行性腰椎滑脱。椎间盘突出在退行性腰椎滑脱中起相当重要的作用,纤维环撕裂的部位及方向和椎间图5-56双侧黄韧带肥厚盘受力方向是其重要的发病原因之一。椎间盘退变可导致腰椎不稳定和关节突关节骨关节炎,而此二项又正是退行性腰椎滑脱的主要的致病原因。正常情况下,脊柱屈伸活动时,上位椎体在相邻下位椎体上产生一定程度的前后滑移。作用在椎间盘滑移的前向剪力,多被关节突关节的前后向压力所拮抗,这是由于关节突关节的弹性模量远大于椎间盘的弹性模量,这样就防止了过度活动造成的椎间盘损伤。但是,人体的生理成熟后随年龄的增加,关节突关节、韧带开始退变,髓核水分逐渐吸收,纤维环松弛,失去原有的弹性,椎间隙变窄,椎间盘的缓冲作用消失。下腰椎旋转轴由髓核移至关节突关节。另外,站立位时腰椎前滑剪力增大,椎间活动增加,椎体间遂产生不稳现象。关节突关节过度活动和所受载荷增加,特别是作用于关节突关节面上的前屈和旋转应力。使得关节面退变加重。关节突关节软骨面破坏,软骨下骨松质暴露,并造成骨小梁顺应力排列,在应力作用点上,骨质吸收,其边缘则有明显的新生骨形成,滑脱继续进展。退行性腰椎滑脱早期有不稳存在,但关节突关节呈明显骨关节炎改变并异位塑性,相对稳定于滑脱位,使退行性腰椎滑脱不再加重。在X线片上表观为骨赘形成,椎间隙变窄,韧带骨化和关节软骨硬化等。
(三) 骨赘Nathan
将骨赘分为四度:
I度骨边缘为孤立的增生点,密度增高,略有凸起;
Ⅱ度骨赘较大,有水平突出;
Ⅲ度骨赘呈鸟嘴样,末端呈弧形;
Ⅳ度相邻椎体骨赘融合形成骨桥。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转载自网络,发布文章 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另:文章 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