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婚姻生活 > 围城内外 >

30年未有性生活夫妻的心酸历程

发布: 2019-07-16 21:31:03  | 来源:现代健康网综合  |编辑:www.xdjk.net  |查看:
本文相关:
收藏
30年未有性生活夫妻的心酸历程
一位50多岁的妇女进入诊间,面带愁苦,言谈情绪激动,对婆家有诸多怨怼。大概聆听了10几分钟个案对“婆家”的怨念后,心想不对,“先生怎不见了?”随口一问个案与先生相处状况,一开始个案显得支支吾吾,很平淡地说觉得先生退休在家很烦、吃饭各走各的。我心理暗想不对,细问个案平日与先生的互动,后来得知原来个案与先生已经快30年未有性生活,太太曾多次主动要和先生肢体碰触,但先生响应让个案很受伤。
结婚第一年后,性生活大多是个案主动,因当时两人想生小孩,但未能顺利怀孕,后来个案也对此乏力。先生过去因工作需值班常不在家,生活经济也无虑,个案过自己的生活还算惬意。先生退休后,反而让个案自觉和先生相处模式就像员工和老板,连外出都一前一后走路、在外用餐也是丈夫快速吃完跑去外面等,两人在家很少聊天,更不会有肢体碰触。
30年未有性生活
“30年没有性生活!”实在让我大惊,随口响应,“你先生该不会是……”,个案未等我说完就抢着说:“我觉得他是同性恋者,这件事憋在心里很久,可是又不能跟家人说,也不能跟朋友说,这叫我怎说得出口!……心理师,你也觉得他是同志吗?我要不要回去问先生?”
我其实很想响应她:“对,你先生就是同性恋者,你醒醒吧!在他身上你永远无法感受亲密关系。”但专业让我无法说出口,只能告诉她:“不管他是不是Gay,只有他自己知道。纵使是,他也不一定会说。澄清是不是同志,对你并无重大意义。但你跟先生长期缺乏亲密感,你期待他陪伴及依赖却常常落空,并且缺乏家的归属感,这是你长期情绪困扰的来源。”
个案长期缺乏亲密、满意的家庭生活,以及有未能成为母亲的遗憾。个案渴望先生的爱与性,长期需求未被满足,衍生出对先生的怨怼,但因为先生在经济上提供很大满足,只好将怨念转移到婆家。先生似乎对太太也心生愧疚,被迫与永远不会爱的异性结婚,意识上欺骗自己与配偶,但又无法压抑潜意识性本能,只好在经济上提供太太无限满足,却无法满足自己与配偶长期亲密的匮乏。这对夫妻两人都有苦,这苦却很难得说得出来……。
基因对性认同的影响
1980年代心理学教授麦可.贝利(J. Micheal Bailey)的一项关于双胞胎研究发现,在56对同卵双胞胎兄弟中,有52%比率俩人都为同性恋。54对异卵双胞胎中,双双皆是同性恋比率为22%,低于同卵双胞胎,但仍明显高于非双胞胎兄弟都是同性恋的10%。这个双胞胎研究提供强大证据,证明遗传对同性恋影响扮演重要角色,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分离出影响性认同的实际基因位置。
同性恋不是一种病
美国精神医学学会出版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是全世界最常用于诊断精神疾病的指导手册。美国精神医学学会在1973年公开发表正式决议,将同性恋自精神疾病诊断中删除。目前几乎没有一位专业的精神科医师或心理学家公开支持同性恋是一种心理疾病或变态的说法,只是人类众多自然性倾向之一而已。目前已知、可信的证据,都显示性倾向是天生或生物演化中一部分,不是模仿或被带坏,更无法选择。这些都是正常、无法改变的情欲流动。在诊间遇到更多的同志者,在面对社会上眼光,选择要不要出柜,被迫压抑自己的真实情欲,不敢公开自己的欲望,选择、强迫自己接纳异性的配偶,却仍然无法真正的喜欢另一半,常因此衍生更多情绪困扰。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转载自网络,发布文章 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另:文章 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回到首页